无双道龙赵小荣游记《 一笔祥龙行天下 》(七十二)阿咪东索景区:龙凤踏云游八宝 一笔腾龙耀祁连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群山之巅,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多民族信仰与自然奇景的神山——阿咪东索。藏语中它是“千兵哨卡”,蒙古语称其“乃曼额尔德尼”(八宝山),汉人唤它“牛心山”,这座被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群众敬为“祁连众山之王”的圣山,四周地形天然呈吉祥八宝之形,而以它为名的阿咪东索景区,更是集高原牧场、草原花海、林海秘境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原生态胜地。2024年初夏,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踏云而来,携天地灵气漫游此境,观花海、探林海、祈经幡、赏佛崖,兴之所至挥毫写下二米四长的“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引得游客争相围观,成就了一段“龙凤呈祥、龙佑华夏”的山水佳话。
踏云入画:龙凤初临阿咪东索
清晨的阿咪东索还浸在云蒸雾蔚之中,无双道龙一袭素色长衫,衣袂间似有龙纹流转;祥瑞红凤身着绯红长裙,裙摆如赤霞映天,二人踏云而降,恰遇盆景湾的云雾刚刚散开。只见河谷间流水潺潺,两岸苍松翠柏如黛,独特的地貌将山石、草木、溪流凝练成天然盆景,云雾缭绕时,山石似仙岛悬浮,溪水若银河倾泻。无双道龙驻足凝视,指尖轻捻,吟出首篇七律:
《初至盆景湾》
云开盆景露仙姿,石叠青苍水绕丝。
翠柏临崖凝晓雾,流泉漱玉落清池。
踏云初见祁连秀,举目方知八宝奇。
最是晨光融秘境,一山一景一唐诗。
祥瑞红凤闻言浅笑,抬手指向不远处的林海露营基地,那里松涛阵阵,偶有飞鸟穿林而过,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露营的帐篷点缀在绿野间,宛如镶嵌在绿毯上的宝石。她轻启朱唇,和诗一首:
《观林海露营地》
松涛阵阵入云深,林海苍茫覆碧岑。
野鸟穿林鸣翠谷,清风拂叶送清音。
帐篷点点藏幽境,人影悠悠醉绿阴。
若得此间安一榻,便无俗事扰凡心。
二人沿栈道前行,不知不觉已至高原牧场。此时正是夏季,牧场如铺展开的绿绸,各色野花遍地绽放——金露梅、狼毒花、格桑花交织成五彩的花海,牦牛群慢悠悠地啃着青草,牧人的歌声顺着风飘来,混着青草与花香,沁人心脾。无双道龙望着眼前的壮阔,胸中豪气顿生:
《赏高原花海牧场》
高原六月草如茵,遍野繁花不染尘。
金露初绽迎朝日,格桑怒放映晴辰。
牦牛缓步寻青嫩,牧笛长吹绕碧峋。
极目天涯皆画卷,此身疑在彩云滨。
祥瑞红凤俯身轻嗅一朵格桑花,见花海间蝴蝶翩跹,远处祁连雪山的峰顶还覆着残雪,与脚下的花海形成“雪山映花海”的奇景,不由轻声吟道:
《叹雪山映花海》
雪山千载覆琼瑶,山下花海胜绛霄。
蝶舞芳丛追彩韵,蜂鸣香蕊采清飙。
白峰映绿铺长卷,赤瓣凝香缀碧绡。
莫道人间无仙境,祁连此处最娇娆。
圣山祈福:佛崖经幡寄心意
午后,云雾渐散,阿咪东索的主峰愈发清晰,二人循着山路来到万佛崖。陡峭的流纹岩崖壁如刀削斧凿,崖壁上天然形成的纹路似万千佛像端坐,或微笑、或颔首、或合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崖下的经幡祈愿台旁,五色经幡随风飘动,藏民们手持转经筒,轻声念着经文,空气中弥漫着酥油的香气与虔诚的气息。
无双道龙立于崖前,望着崖壁上的“万佛”与飘动的经幡,心中满是敬畏,吟出第四首七律:
《瞻万佛崖》
峭壁嶙峋立碧天,天然佛影驻千年。
眉弯含笑观尘世,目炯含慈佑大千。
岩作袈裟披翠色,风为梵呗送清烟。
无需香火酬心愿,自有灵光照远巅。
祥瑞红凤走到经幡祈愿台,见许多游客正将写满心愿的经幡系在绳上,她也取来一支笔,在经幡上写下“国泰民安”四字,系于最高处。风吹经幡动,她望着远处的阿咪东索主峰,轻声吟道:
《经幡祈愿》
五色经幡绕石台,随风飘动寄情怀。
一行祈语托云去,万缕诚心逐雾来。
山是神山承福祉,人如善众沐恩埃。
愿凭此缕清风意,佑我中华永盛哉。
离开万佛崖,二人沿河谷漫步,来到一处流水潺潺的浅滩,这里便是景区内的“生态科普点”,立着许多介绍野生动植物的牌子——雪豹、藏狐、黑颈鹤的照片贴在木牌上,旁边标注着它们的生活习性;红景天、秦艽、羌活等高原药材的标本陈列其间,让人惊叹于这片土地的生机。无双道龙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印记,有感而发:
《观生态科普点》
高原秘境藏珍奇,万物共生自有时。
雪豹巡山留爪印,藏狐戏草展娇姿。
红景天秀承霜露,羌活香幽伴石陂。
最是自然多意趣,一草一兽总相宜。
祥瑞红凤见浅滩边有孩童在观察溪流中的小鱼,笑声清脆,与远处的牧歌、近处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动的“高原生活图”,她莞尔一笑,吟出第七首七律:
《闻滩头童声》
浅滩流水碧粼粼,稚子嬉游逐锦鳞。
笑声穿雾惊飞鸟,童趣融风染绿苹。
牧笛远随云影去,渔歌近伴浪花频。
此间莫道无闲趣,最是天真动客神。
一笔腾龙:万众围观书盛世
夕阳西下,阿咪东索的主峰被染成金红色,景区的广场上渐渐聚集了不少游客。无双道龙见此盛景,胸中激荡着“龙凤呈祥、国泰民安”的豪情,便向景区借来纸笔——一张二米四长的宣纸铺在石桌上,墨汁研得浓淡相宜,他凝神静气,提笔蘸墨,手腕转动间,一条“反八拖尾龙”跃然纸上:龙首昂扬,似要冲破纸页;龙身蜿蜒,如行云流水;龙尾拖出长长的弧线,恰如阿咪东索的山脊,又似吉祥八宝中的“法轮”,一笔呵成,气势磅礴。
围观的游客瞬间沸腾了,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有人轻声赞叹,更有懂书法的游客惊呼:“这龙字有灵气!一笔写出了祁连的雄奇,也写出了华夏的气魄!”无双道龙写完最后一笔,祥瑞红凤上前,在龙字旁轻题“龙凤呈祥”四字,字迹娟秀,与龙字的刚劲相得益彰。
人群中,一位白发老者看着龙字,激动地吟道:
《观道龙书龙字》
一笔腾龙落纸间,墨痕如剑势如山。
头昂欲触云霄上,尾摆疑摇碧汉间。
风骨不输秦篆劲,精神更胜晋碑娴。
祁连有幸迎骚客,写下中华第一斑。
旁边一位中年游客是摄影爱好者,正举着相机连拍,闻言也附和道:
《赞龙字盛景》
宣纸铺陈二丈长,挥毫泼墨写华章。
龙形跃出随云动,笔势奔来逐浪扬。
游客争拍留倩影,众人齐赞溢芬芳。
今朝幸见惊天笔,不负祁连好风光。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指着龙字对孩子说:“你看这龙,多威风,就像保护我们的守护神。”说完,她也即兴吟道:
《龙字前寄怀》
腾龙一笔映斜阳,墨韵悠悠满广场。
似有灵光凝字里,如闻瑞气绕身旁。
愿随此龙护家国,更伴和风福满堂。
稚子无知频拍手,也知此景不寻常。
景区的藏族管理员,身着民族服饰,双手合十对着龙字祈福,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吟出一首诗:
《藏家感怀龙字》
阿咪东索是神山,今日腾龙落此间。
经幡飘动迎祥瑞,哈达洁白献圣贤。
愿龙佑我家乡美,愿佛护我中华安。
各族人民同欢喜,共赏祁连好河山。
尾声:踏云归去意未尽
夜幕降临,阿咪东索景区亮起了点点灯光,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望着眼前的“腾龙”墨宝,听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心中满是欣慰。二人踏云欲归,回首望向那座被星光笼罩的神山,祥瑞红凤轻声吟出最后一首七言绝句,作为此行的收尾:
《归时赠阿咪东索》
踏云来赏八宝山,
一笔腾龙动宇寰。
此去虽归云海处,
祁连永在梦魂间。
风过经幡,似在回应这诗意;龙字墨香,仍在广场弥漫。阿咪东索的山,记住了龙凤的足迹;祁连的水,流淌着盛世的诗篇。那笔“中华天下一笔反八拖尾龙”,不仅是无双道龙与祥瑞红凤的打卡印记,更是“龙凤呈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龙佑华夏”的美好祝愿,永远镌刻在这座神山与这片土地的记忆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