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增城片区)成为湾区游客打卡热点。统计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增城全区旅游人数达263.8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14.94亿元,同比增幅均超15%。
白水仙瀑夜游如银河倾泻,正果老街烟火气升腾,畲族村米酒飘香,森林海度假区亲子欢笑不绝……这条串联山水、人文与田园的“珍珠链”,正以“快进慢游”的方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岭南生态之美。
师爷山。通讯员供图
项目攻坚:从“规划图”到“实景画”
2024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作为引领区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多来,增城锚定省赋予增城片区的“四个定位”,推动“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画”,一批标志性成果逐渐显现。
其中,正果驿站作为引领区首个统一LOGO的“岭南客驿”项目,以“鱼跃龙门、修成正果”为设计主题,融合广府与客家文化,成为增江“一江两岸”经济带的核心枢纽。试运营期间,其滨江观景平台、亲水栈道已吸引大量游客驻足。
正果驿站。通讯员供图
与此同时,白水仙瀑夜游项目通过光影技术重塑428.5米落差的瀑布奇观,打造艺术文旅融合示范标杆;派潭体育小镇的智慧骑行道依托芯片识别与大数据分析,成为大湾区骑友新宠;1978电影小镇则凭借微短剧产业与威尼斯电影节获奖作品《日掛中天》,擦亮文旅融合IP。
白水仙瀑景区。图/黄福
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以来,增城累计引进产业项目92个、总投资213亿元,带动上半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555万人次。
路网贯通:串珠成链,激活全域资源
增城最美旅游公路全长186公里,连通7个镇街及惠州龙门、博罗两县,将13处景区、219家民宿、525家农家乐“串珠成链”。游客可一日内领略白水仙瀑的壮丽、师爷山的晨光、正果老街的非遗技艺,再到森林海度假区体验矿坑修复后的生态奇迹。
最美旅游公路。图/黄建华
其中,森林海旅游度假区作为生态修复典范,通过7000万元投入治理矿坑废墟,如今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双节期间更创下10.2万人次单日纪录。畲族村则凭借唯一少数民族聚居村特色,展示青瓦木楼与民族服饰,成为文化体验打卡地。
森林海旅游度假区。通讯员供图
“这条路不仅打通了交通脉络,更激活了乡村经济。”增城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骑行、徒步、低空飞行等多元业态,增城正构建“山水林田湖沙”一体化的消费场景。
城乡共融:从“一处美”到“全域美”
在正果镇九峰山休闲小广场,驿站与景观栈道依山傍水而建,成为游客进入正果老街的“第一视觉吸引点”。这一粤美乡村设计获奖项目,是增城推动城乡风貌提升的缩影。
增城以正果老街、派潭高滩、科教城—朱村万亩片区为重点,通过“四小园”“美丽庭院”建设优化乡村风貌,同步推进广汕高铁沿线农田整合与农房整治。上九陂村通过“自己的房子自己装”行动,打造岭南特色样板村。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工程配套同步升级:正果镇中心小学新校区投用,6所中小学纳入越秀区省级教育集团,名优教师送教下乡710人次;广医四院对口帮扶北部三镇医院,派潭河创建国家级幸福河湖项目整治河道2.8公里。
从矿坑修复的森林海,到威尼斯获奖的电影小镇;从畲族村的米酒香,到智慧骑行道的科技感——增城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为纸,以生态文旅为笔,正绘制一幅“城乡共融、主客共享”的新画卷。
正如当地村民所言:“现在家乡变了,但绿水青山没变,我们的日子更红火了!”
文|记者 马灿 通讯员 增宣图|通讯员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