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一体的文化场馆网络日趋完善,到“最后一公里”的惠民服务落地生根;从智慧文旅平台让便捷服务触手可及,到特色活动让文化浸润生活……
近年来,石家庄市始终将文旅公共服务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以系统化思维强基础、以多元化供给优服务、以创新性举措提效能。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全市文旅公共服务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保基本”到“高品质”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擦亮了城市文化名片,更让市民游客在“诗与远方”的交融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全国鼓王大会
华丽升级,从地方赛事到全国盛会
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始创于2003年,2024年正式升级为全国鼓王大会,实现了从区域性活动到国家级文化盛会的历史性跨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3支优秀鼓乐团队、1200余名鼓手齐聚古城正定,开展集中展演、拉街巡游和惠民演出等活动,现场观众2万余人次,线上观看人数约1500万人次,是石家庄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人数最多的一次民间鼓乐盛会,成功入选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品牌活动类创新案例。
2025年全国鼓王大会规模再创新高,不仅汇聚了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等全国多地顶尖鼓队,更首次实现“中国四大名鼓”——河北常山战鼓、河南开封盘鼓、山西威风锣鼓、甘肃兰州太平鼓同台竞技,尤其是火爆全网的“中华战舞”潮阳英歌、湘西苗族鼓舞等南方顶尖鼓队倾情展演,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南北的鼓乐盛宴。同时,大会邀请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留学生联袂演绎非洲鼓,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彰显了中华鼓乐的国际影响力与号召力。大会吸引了现场观众5万人次,线上观看人数突破1300万人次,相关信息全网转发浏览量达3.2亿人次。大会已经成为展现中华鼓乐魅力、促进国际鼓乐交流的重要窗口,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和推动作用。
全国街舞大会
活力迸发,助力摇滚之城更潮流
近年来,石家庄市着力推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打造音乐和体育两大IP,让城市更具年轻范儿、活力范儿。为吸引更多青年人,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争取全国街舞大会落地石家庄。全国街舞大会是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首次指导支持的全国性街舞盛会。大会历时2个月,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份66个城市的2000余名舞者同台热舞,同时来自美国、法国、老挝、乌克兰等国家的顶尖舞者加盟,举办了百余场惠民活动,千余支队伍同台竞技,万余名街舞爱好者参与快闪演出,是国内规模最大、项目最全、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街舞盛会之一,受到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领导的高度认可,得到了业界专家、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次大会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常山战鼓、石家庄丝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街舞艺术相融合,打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大会主题宣传片、主题曲《舞于石间》等作品。特别是以石家庄著名历史人物赵子龙为题材创排的街舞精品《常山赵子龙》,一举获得齐舞项目冠军。组织优秀街舞团队成功挑战“世界上最多人同时跳街舞”吉尼斯世界纪录。人民网、新华网等700余个媒体平台与网络大V对大会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抖音、微博、快手平台均是热搜同城第一,全网转发浏览量超6亿人次。
文化惠民
直达基层,乐享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石家庄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并印发工作方案,按照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数量并结合具体实际对任务进行分解。2024年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5488场,在群众参与广泛程度、活动品牌打造、拓展综合效益等方面取得新突破。2025年文化惠民工程目标任务为组织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2316场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展演出4500余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023年以来,以打造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为导向,举办“四季村晚”“彩色周末”等文化活动6700余场,惠及群众3000余万人次。其中,在鹿泉区龙泉古镇、井陉县南横口村、平山县西柏坡村、灵寿县高阳庄村举办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在平山县西村庄村、赵县大石桥村、井陉县台头村等6个乡村举办河北省“村晚过大年”示范活动、河北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这些示范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直接送达基层,有效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尤其是在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的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中,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老艺术家,与当地群众一起登台献艺,这是自“文化和旅游部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河北文化传承行动”启动以来开展的首场文化志愿服务演出,实现了国家级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创新开办“青年文化夜校”,受到青年群众热捧,报名火爆。率先在全省启动“一键借阅、送书到家”的“图书外卖”服务模式,图书借阅量在全省各市排名第一。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河北梆子小戏《你要是冷,就穿一件》入围第20届群星奖决赛。井陉县图书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全省仅7家图书馆入选。石家庄市图书馆报送的《古色籍香:石家庄市图书馆馆藏古籍活化探索》案例入选“2024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提名案例”。石家庄市推荐的平山县“守峰人”戎喜民被评为“河北省最美农民工”,全省文旅系统仅2人获评。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旅公共服务重点工作汇报交流会上就群众文化活动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文化设施
提质升级,构建城市精神文化新地标
坚持顶层设计,让公共文化服务“软实力”成为推动石家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第七次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中,8个图书馆被评为一级馆,大幅度实现了县级一级馆零的突破。正定县成功创建第二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长安区图书馆、文化馆,井陉县图书馆、文化馆,新乐市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邑县、新乐市等6个县(市、区)正在谋划或新建场馆。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对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专门听取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重要媒体对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给予充分广泛报道,有效提升了石家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城市书房
书香满城,引领“阅读+”生活新方式
2023年以来,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导,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按照统一标识设计、统一管理系统、统一服务规范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择优打造了解放纪念馆“解放书咖”、龙泉湖公园“龙泉书院”等26个示范性城市书房,并成功实现与全市总分馆图书馆资源共享和通借通还,举办名家讲座、文化研学、艺术展览、阅读分享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400余场,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石家庄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24小时自助图书馆、16个地铁图书馆和40个阅读服务点、漂流书屋等一大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文化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扩大了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公共文化供给,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参与度。
遇见艺术
邂逅美好,让生活与艺术不期而遇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着力推动高雅艺术走进公共空间,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演出团队在机场、火车站、商街、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开展交响乐、舞蹈、杂技等高品质艺术活动。通过将以往囿于专业场馆的高雅艺术“请出来”,让市民游客在出行、休闲、游览的日常场景中,近距离感受艺术的纯粹与厚重,以浸润式体验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品质,让高品质的文化享受成为市民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常态,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了更具格调的内涵与活力。
公共文化云
数字赋能,云端共享文化盛宴
2023年,石家庄市公共文化云平台成功搭建,包含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读好书、赶大集、看资源等十大核心功能及其他特色功能,资源总容量735G,实现了与国家、省公共文化云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积极推出群众文艺精品展演、文化活动直播等线上线下活动531期(场),服务群众3782万人次,将石家庄市文化活动、公益培训、书画展览等最新的文化资讯和信息制作成视频发布,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公共文化云平台线上累计推送主题展演(播)活动、“四季村晚”直播宣传、文化馆服务宣传周、“节气”主题、线上展览等各类信息2346条,高质量完成了推动脱贫县全民艺术普及及高质量发展建设项目,将丰富多彩的优质文化产品推上公共“云端”,送到群众“指尖”。
旅游公共服务
创新引领,便捷智慧提升游客体验
石家庄市精准聚焦游客需求,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制定印发了《石家庄市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石家庄市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扎实开展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累计建成井陉天路等风景道600余公里、旅游厕所400余个、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牌300余块,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石家庄花溪谷房车露营地成功获评“全国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殊荣,是河北省目前首个获评且等级最高的营地。正定县旅游厕所管理案例入选2024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管理创新类),是河北省唯一入选的案例,全国仅22个案例入选,正定县被邀请参加2025年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交流展示活动并作经验交流发言。在石家庄站、正定国际机场两大核心交通枢纽,高标准建成两座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交通集散、票务预订等各种便民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轻松游石家庄”行李寄递服务,构建了石家庄站、正定国际机场与148家酒店之间的行李寄递服务网络,游客可通过手机享受实时状态追踪等全链条服务。无论游客是刚到石家庄想直奔景区,还是退房后想再去逛逛,只需一键下单,行李就会送至目的地,让游客解放双手、轻松游玩石家庄。
石家庄市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内容品质化、文化设施身边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手段智能化,成功构建起便捷优质的“15分钟文化生活圈”,同时实现旅游公共服务能级跃升,以智慧便捷的服务赢得游客广泛赞誉。特别是全国鼓王大会、全国街舞大会等多项国家级品牌活动首次落户石家庄,不仅展现了城市的青春活力与文化包容力,更形成了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的文旅公共服务石家庄模式,为新时代文旅强市建设聚力赋能。
石家庄市将持续深化社会化合作,多措并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布局,重点在城市地标区域打造10个特色文化驿站,提供艺术表演、非遗体验等多样化服务,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沉浸式感受城市文化魅力。同时,以品牌活动为引领,在精品创作、文化惠民等领域持续创新,积极培育更多具有石家庄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同步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便利化、智慧化升级,让更高品质、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奋力谱写省会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