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部,与山西、陕西毗邻,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建置,如果想一站式了解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不妨打卡位于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内的准格尔旗博物馆。
展馆外部造型非常特别,呈“煤晶体”状,也说明了煤炭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馆内序厅的巨型浮雕刻画出蒙古族人生产生活的场景,瞬间将人们拉进草原文化的浓厚氛围里。
馆内共有煤化工厅、煤炭科普厅、民俗风情厅和历史文物陈列厅四个常设展厅,如果偏爱历史,最后一个展厅一定要重点打卡。展厅从史前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详细介绍了准格尔历史文化走过的历程。
民国时期的铜油灯、铜碗在灯光下泛着古铜色光泽,造型中既有蒙古族自有特色,又可以看见汉族手工技艺的影响。
雕塑搭配上具有年代感的背景,逼真还原了商贩牵着驮满货物的马匹走街串巷贩卖商品的场景,站在雕塑前,仿佛马蹄声和吆喝声就在耳畔响起。
蒙古族的服装服饰非常靓丽,无论传统蒙古袍还是绣满繁花的坎肩,或者与服装搭配的鞋袜,每一件都显示着蒙古族人的生活美学。
蒙古族的饮食习惯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长期游牧过程中形成了和汉族迥然不同的风俗,展柜中烹制食物的炊具体现的正是蒙古族“以肉为食、以奶为饮”的饮食传统。
碗托、凉粉、粉皮、擦粉被誉为准格尔旗的“四大小吃”,或许因为毗邻山西和陕西,这些小吃中既有山西饮食的精巧、陕西食物的厚重,也有内蒙古美食的豪放。
装饰着珠翠的新娘头饰华美精致,展板上详细介绍了准格尔旗蒙古族的婚姻习俗,送亲、迎亲、拜灶等一套下来,整个结婚流程充满了仪式感。
鎏金多面铜佛像堪称馆内的镇馆之宝,多层佛面神态各异,鎏金工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榆林会面”复原了公元583年隋炀帝同突厥启民可汗在榆林郡(今准格尔旗)会盟的场景,这次会面不仅加强了隋朝对边疆的控制,也促进了农耕技术的传播。
丰富的文物和生动的雕塑、场景复原将关于准格尔旗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在准格尔旗博物馆,历史不再枯燥,而是一个个鲜明生动、让人回味的场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