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
渭南市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各地推出各具特色的
文旅活动、体验项目及精品旅游线路
有效激活假期市场
全市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投身服务一线
以“文明实践+贴心服务”为抓手
在景区内外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
营造了文明有礼的旅游氛围
全力打造和谐、稳定、健康
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
蒲城县文旅盛宴精彩纷呈
月满中秋,家国同庆。“双节”期间,蒲城县为广大游客奉献了一场诚意十足的文旅盛宴。据统计,假日期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25.25万人次,旅游收入1.03亿元,游客满意度节节攀升。
“金秋年丰·喜迎国庆”非遗工艺美术会展集中展示蒲城民俗画、烙画、麦秆画、漆画等传统技艺,让古老手艺“活”起来。大型情景演绎《御街夸官》巡游活动生动再现古时状元游街盛况,沉浸式演出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
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化身美食天堂,蒲城农特产品、传统美食集中展销,从地道的椽头馍、阿坡酱油到各式特色小吃,为游客带来味蕾盛宴。铜锣湾雅荷时代广场举办的“声生不息”音乐晚会、“蒲城新说唱”晚会等文艺演出,将美食与娱乐完美结合,打造“可食、可赏、可玩”的多元化消费体验。
“秦腔映国庆·经典耀蒲城”戏剧周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清代考院博物馆举办的国庆主题阅读活动以花艺与书香营造出独具韵味的文化空间,蒲城县图书馆开展的“四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将服务延伸到街区巷陌,经典影视放映让市民和游客在光影流转中重温岁月记忆。
澄城县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双节”期间,澄城县精心策划推出系列亮点活动和特色产品,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场形式新颖、多元融合的文化旅游盛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5.6万人次。
“红色游”与“文博游”相得益彰。壶梯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红色金秋”为主题精心布展,吸引众多游客缅怀历史、感悟初心。尧头窑景区开启黑瓷文化节,精心安排系列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千年传承的非遗魅力。澄城县博物馆通过互动展览与社教活动,让“到博物馆过节”成为新热点。
“美食游”与“体验游”精彩纷呈。面对“双节”旅游高峰,澄城县集中推出了一批软硬件设施达标、口碑良好的餐饮住宿单位、特色小吃店及名优农特产品店,满足游客“寻人间烟火,探古徵美食”的需求。节日期间,相关门店积极开展抽奖、团购等“线上线下”促销,成功串联起关中小城“文化味”与“烟火气”的待客之道。
“乡村游”与“生态游”热度攀升。近年来,澄城县深度挖掘地域特色,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节日期间,在该县樊家川、白家河等地,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民宿茶社等项目人气十足,成为市民游客近郊出游的热门目的地。
潼关县全力做好旅游服务保障工作
“双节”期间,潼关县各景点客流量持续攀升,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息。潼关县各部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全力以赴做好节日期间各项旅游服务保障工作。
节日期间,身着统一标识“红马甲”的志愿者始终坚守岗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服务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景点介绍、路线规划、交通指引、住宿餐饮推荐等信息咨询,积极向游客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引导游客共同维护整洁优美的旅游环境。
潼关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全警动员、全员上岗,强化路面疏堵保畅。针对回乡探亲、自驾出行、中短途出游的出行特点,交警大队科学部署警力,重点强化国省道、城区主干道及景区、商圈周边的指挥疏导与巡逻管控,及时疏导交通、处置突发情况,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同时,交警大队提前公布高峰时段、雨雾天气隐患、G310国道(潼关段)北歇马丁字路口等5条易堵路段,发布安全提示等,更好服务广大驾乘人员。
秦东镇作为潼关县旅游的重要区域,通过周密部署,全力构建假日志愿服务矩阵。该镇在游客密集区域科学布局9处志愿服务点位,同步将水坡巷、古城景区、黄河古渡口、潼关肉夹馍特色文化街区、“秦东有礼”驿站等核心区域与港口、高速路口串联成服务链条,形成“点上有服务、线上有联动、全域有覆盖”的志愿服务网络,全方位服务游客,让游客在文明氛围中畅享假日,安心过节。
来源:渭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