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8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丝路遗迹·寻踪河西”河西走廊遗产线路新媒体宣传活动将走进酒泉、嘉峪关等地。活动期间,将组织文化嘉宾、旅游达人及新媒体记者等60余人,深入两市的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及休闲街区等,通过短视频拍摄、图文新闻、新媒体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景式、深层次的宣传推广,以创新表达唤醒丝路记忆,助力“河西走廊文旅IP”的现代传播。
行程亮点抢先看:穿越历史,邂逅自然
根据活动行程安排,采风团将踏上一次内容充实的文化探寻之旅,从敦煌的千年遗迹到阿克塞的民族风情,从嘉峪关的雄浑壮阔到酒泉的金色林海,每一处皆具独特魅力,共同织就河西走廊的绚丽画卷。
敦煌篇章:丝路明珠,千年回响
敦煌夜市
夜幕下的敦煌夜市,烟火气与文化味十足。景观亮化点亮,暖黄灯光温暖明亮,“敦煌集”非遗文创街区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剪纸、泥塑技艺,孩子们围在摊位前学捏小骆驼;“敦煌食局”内,烤包子、驴肉黄面等小吃飘香,明厨亮灶窗口前,游客能清晰看到食材制作的过程。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暮色下的泉与沙 倪新炜/摄
金色沙山在朝阳下泛着柔光,一弯月牙泉如翡翠镶嵌沙丘间,清风拂过带起沙粒轻响。游客或骑骆驼赏大漠风光,或手拉手攀沙山,或在月牙泉畔古柳下驻足,用相机定格“沙水共生”奇景。暮色渐浓,“万人星空演唱活动”拉开帷幕。舞台搭在沙山脚下,背景是漆黑天幕下的月牙泉轮廓,数盏射灯光束与星光交织。
阳关玉门关旅游区
矗立于戈壁荒漠中的玉门关 邢建民/摄
甘肃省敦煌市西北90千米汉玉门关遗址孤峙于无际的戈壁滩上,于残垣断壁间聆听“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感受边塞诗情与戍边历史的苍凉壮阔;而悬泉置遗址作为汉唐时期的驿置枢纽,一砖一瓦皆见证着丝路商贸与文化交流的盛景。
从敦煌厚重的历史遗迹走出,现代艺术的震撼随即在瓜州的旷野中接续。
瓜州戈壁雕塑艺术长廊
雕塑艺术作品《大地之子》 陈坤/摄
沿着通往瓜州榆林窟的十工山路沿线前行,一尊尊旷野艺术雕塑渐次闯入视野,仿佛从历史与想象中破土而出,静静守望着这片沧桑大地。《戈壁方舟》,宛如一道划破荒芜的希望之舟,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奔赴新生。被誉为长廊“镇廊之宝”的《大地之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荒野艺术雕塑作品。背上行囊奔赴瓜州戈壁雕塑艺术长廊!挣脱城市的喧嚣与束缚,投身旷野艺术怀抱,于沙砾与雕塑间,开启一场自由自在的心灵之旅,镌刻一段独属于戈壁大漠的难忘回忆。
阿克塞风情:民族瑰宝,秘境奇遇
阿克塞多坝沟胡杨峡
藏在阿克塞县西北90公里峡谷中的多坝沟胡杨峡,是“被风沙偏爱的秘境”。野生胡杨沿峡谷肌理蜿蜒,虬枝盘曲如岁月镌刻的诗行,清溪潺潺从树下流过,将胡杨的金黄、沙山的黛青、天空的湛蓝揉成一幅流动的画。这里曾是《东宫》里的苍凉背景、《英雄》中的打斗秘境,每一棵胡杨都似带着故事,风一吹,枝叶簌簌仿佛在诉说丝路过往。
阿克塞县民族风情园
哈萨克大毡房
阿克塞县民族风情园,以哈萨克民族文化为主题,由哈萨克大毡房、民族工艺街、哈萨克民族博物馆等景观构成,园内哈萨克民族博物馆建筑面积4238平方米,陈列1200余件展品,设有“哈萨克历史文化展”和“阿克塞野生动物标本展”两个基本陈列,赛马场占地20.88万平方米,具备国际标准赛道和马术表演场。园区与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库姆塔格沙漠公园等景点形成联动旅游线路。通过非遗展馆、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式展示哈萨克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嘉峪关印象:雄关漫道,历史新韵
嘉峪关城楼
暮色雄关 童张伟/摄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城楼巍然屹立于戈壁之中,登临远眺,便是与历史进行一场金色的对话。夕阳熔金,慷慨地泼洒在厚重的城墙上。伫立城头,看影子被斜阳温柔地拉长,仿佛自己也融入了城砖间沉淀的沧桑。极目远眺,祁连山的雪峰在暮色中,闪耀着清冷的光昔日的烽烟号角早已沉寂,唯有风拂过垛口,低声诉说着金戈铁马的往事,与丝路驼铃的悠长。
图片来源于第一缕阳光素材库
告别关城,向北而行,挑战那“悬挂”于黑山峭壁之上的悬壁长城,陡峭的阶梯如同通向云端的悬梯,每一步攀登都令人心跳加速,当你最终气喘吁吁地立于制高点,群山在脚下臣服,天空触手可及,勇敢地张开双臂吧!风呼啸而过,卷走所有世俗的疲惫与烦忧,只留下征服的豪情与拥抱天地的自由。
酒泉留忆:金色林海,文脉新章
金塔胡杨林
金塔胡杨林秋色如画 陈坤/摄
金塔县,地处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两大沙漠之间,共有400多个风沙口,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且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如此严峻的自然环境下,胡杨林成为这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它们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精神矍铄,从容淡定,在秋天到来之际,为秋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大漠旷野吹过一丝清凉的秋风时,胡杨林便在不知不觉中,由浓绿变为浅黄,继而变成杏黄了。每一棵高大的胡杨树冠枝头,间或又有浅绿、淡黄的叶片在闪现,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秋风乍起,胡杨金黄的叶片,飘飘洒洒“哗哗”地落到地面,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辉煌而凝重。
酒泉1969文化创意园
酒泉市1969航天科技体验馆,游客身穿航天服打卡拍照。陈坤/摄
1969文化创意园紧邻西汉酒泉胜迹公园,原是一座老厂房,1969便是这座厂房——酒泉锅炉厂正式投用生产的年份。创意园便是在老厂房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改造而成,保留了原有的厂房,打造出工业锅炉展览馆、文创车间、航天科技体验馆,竞技探索馆、运动工场、1969大食堂、1969剧场等业态,成为当地人和游客喜爱的打卡地。新的探索即将启程。我们试图解锁的不只是地理坐标,更是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让河西走廊的厚重历史与壮美山河,通过屏幕与您相遇。它的故事,正等待着您的聆听与续写。让我们一同出发,去感受那条千年廊道上,最鲜活的脉搏。关注我们,一起见证丝路新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