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江西萍乡湘东区广寒寨乡的“月宫”体验官招募活动火遍社交平台。热度背后,是广寒寨乡把“美丽资源”酿成“美丽经济”的巧思与实践。
广寒寨的美,是藏不住的。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连片的竹海在风里翻涌成绿浪,大沙江的水清澈见底,偶有水鸟掠过水面,惊起圈圈涟漪;知青宿舍带着老时光的温润,与知青博物馆形成的沉浸式氛围,让人一靠近便觉历史脉络清晰可感。如何让“过路客”变成“回头客”,让“好风景”变成“好生意”呢?广寒寨用一场“月宫”体验官招募活动,给出了充满新意的答案。
一场引爆“破圈”的招募
今夏伊始,广寒寨乡紧抓夏季旅游旺季的窗口期,依托境内优质的生态禀赋与深厚的知青文化底蕴,正式启动“月宫”体验官招募计划——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20名体验者,邀请他们深度探访这片山水,成为乡村美景的“代言人”。消息一经发布,便在社交平台引发热潮,上百位来自各地的网络博主、旅行达人争相报名,有深耕户外领域的徒步博主,有专注怀旧文化的内容创作者,也有热衷科技与生活美学的探店达人,不同领域的关注让这场活动从一开始就自带“破圈”元素。
“我们选体验官,不只是看粉丝量,更看他们能否读懂广寒寨的‘两面性’——一面是自然的灵秀,一面是文化的厚重。”乡文旅办负责人解释道。为了让体验官们精准捕捉这份独特气质,活动特意设计了“沉浸式深度体验”路线,核心便是让大家住进三种截然不同的民宿里,从不同维度触摸山乡的肌理。
三种特色迥异的栖居
“每种民宿都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广寒寨不同的风景抽屉。”这是体验官们最直观的感受。活动为体验官们开放了三大特色民宿集群,每一处都藏着量身定制的惊喜。
住进大沙江民宿的徒步博主阿凯,清晨六点便沿着民宿旁的步道出发,半小时就钻进了体育公园的林海。“这里的‘运动+自然’不是噱头,步道贴着溪流修,累了能在溪边石头上歇脚,渴了掬一捧山泉水,傍晚回到民宿,还能在露台看晚霞。”
而专注怀旧内容的博主礼珍,带着家人在知青宿舍找到了“时光入口”。民宿与知青博物馆联动的设计让她们一家惊喜不已:“早上在博物馆看知青日记,下午就能在宿舍里复刻当年的‘茶话会’,老知青还会讲讲知青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太打动人了。”她的图文内容里,老物件与新故事的碰撞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情感共鸣。
最受年轻博主青睐的,当属藏在湖山深处的地球仓。“躺在床上能看星空,语音控制就能拉上窗帘,智能家居和湖山全景居然能这么和谐。”博主小张用延时摄影记录下地球仓如梦如幻的24小时。三种民宿的差异化体验,让每位体验官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广寒寨记忆”。
一波全网热议的传播
体验官们的镜头,成了广寒寨最美的“名片”。他们带着设备穿行在山乡各处:在大沙江的晨雾里拍徒步攻略,在知青宿舍的树下讲怀旧故事,在地球仓的全景窗前聊生活美学,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的内容,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持续扩散,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求民宿预订方式”“周末就出发”。
流量很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民宿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村民的土特产也成了“香饽饽”:李大姐的笋干、张大叔的茶油、王阿姨的手工竹篮,都成了一些游客必带的伴手礼。“以前这些东西只能在镇上卖,现在游客上门买,有的体验官还帮我们拍视频宣传,去年光卖笋干就赚了三万多,加上民宿务工的收入,一年能有八万多!”据广寒寨大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淼龙介绍,依托旅游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部分村民年收入已达6万至10万余元。
如今的广寒寨,竹海摇着清风,民宿亮着暖灯,乡亲们的笑脸上写满踏实。未来,这个山乡不会停下脚步,只会把生态护得更牢、文化挖得更深、服务做得更细,让每一寸美景都能生长出希望,让“美丽资源”持续酿出甜润润的“增收蜜”。(周潇潇、熊腊红)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监审:钟磊、赖宇彤、刘水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