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又成了高频词,各地景区挤满游客,餐饮、交通跟着火爆。
这背后藏着一个大机会:我国文旅产业的商机至少还能火20年!
可能有人会问,啥是假日经济?其实就是法定节假日里,大家集中休假、出行、消费带动的经济热潮,不只是旅游,还包括零售、餐饮、娱乐等一整套产业链。
这事儿得从1999年说起,当时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刺激内需,我国推出黄金周制度,春节、五一、国庆放七天假,一下子把大家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假日经济”才正式走进大众视野。
如今几十年过去,假期安排虽有调整,但文旅产业的热度只增不减,甚至成了未来20年的潜力赛道。
为啥说文旅产业能火20年?四个硬原因摆在这里。
首先是经济基础够扎实,2019年我国人均GDP就超过1万美元,大家手里有了闲钱,才敢想旅游的事儿;加上国家一直推“促消费、拉内需”政策,给旅游业添了不少力。
其次是旅游需求越来越多元,以前旅游是富人专属,现在不一样了,穷游、徒步游、房车游、自驾游……不管有钱没钱,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线上线下都有商机。
再者是社会观念变了,年轻人不再像上一辈那样只盯着攒钱,更想“拓展生命宽度”,“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了很多人的心声;老年人也不甘落后,有时间、有积蓄,还爱跟团游、搞候鸟式养老,成了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最后是人口结构撑场面,年轻人爱个性化深度游,还爱拍视频分享,带动线上内容消费;银发族线下消费力强,一老一少刚好覆盖不同需求。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国内出游32.85亿人次,花了3.15万亿元,同比都涨了不少,发展空间肉眼可见。
最让人疑惑的是,明明大家都在说“没钱”,文旅市场为啥还这么火?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消费观念转了,以前大家愿意花大价钱买车、买房、买手机,现在更看重精神需求。旅游能看不同风景、感受不同文化,还能放松身心,比买个贵重物品更有获得感。
另一方面是旅游成本降下来了,不再是“有钱人的游戏”:有钱可以跨省游、住高档酒店,没钱可以周边游、住青年旅社,甚至搞“逆向旅游”去三四五线城市,花不了多少钱。
就像今年五一,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才574元,哪怕只是在街上逛逛、吃点小吃、拍拍照,也能收获快乐。
就算赚钱难,大家的信心也在慢慢恢复,加上玩法多、门槛低,自然愿意出来走走,文旅市场想不火都难。
对普通人来说,文旅产业更是藏着不少机会,不用怕没门路。
现在新业态越来越多,比如数字文旅,逛历史景点时戴个VR眼镜,就能“穿越”回古代见证历史;
低空文旅更有意思,坐直升机、热气球俯瞰城市,新鲜又刺激;康养文旅也很火,不少民宿会提供中医理疗、瑜伽课程,适合追求健康的人。
就业方面可选的就更多了,旅游顾问帮人规划行程,导游带游客了解景点,摄影师帮人拍旅行美照,还有景区工作人员、酒店服务员,这些岗位门槛不高,普通人只要愿意学,都能参与进来。
其实不止文旅产业,银发经济、单身经济、育儿新政这些领域也有不少机遇,要是想深入了解,还可以多关注相关产业分析,提前布局,才能抓住未来的红利。
总之,文旅产业的20年黄金期才刚开始,不管是消费还是就业,都有大把机会,别等错过了才后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