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就听说海口日月广场要开个“弹力梦工厂”,号称华南首店、海南最大的室内高空乐园。
国庆当天正式开业,势头确实挺猛——光是国庆前四天的预售期,就卖出了4万张门票,销售额近3百万元。开业几天进场近万人次,瞬时在场人数最高达到850人……这阵仗,说是“现象级”开业也不为过。

01
高空初体验
原本打算假期间去凑个热闹,结果因各种缘由拖到昨天才得空跟朋友去了一趟。
下午,我们到达海口日月广场5号下沉广场,一路顺着指示牌到往B1层走,很快就找到了弹力梦工厂 大,门店特别显眼。
存了包,换了鞋袜,扫码入园——空间是真大,项目也很多。头顶是交错的绳网、滑索,旁边设有巨星滑梯、360°环形自行车、卡丁车、莲花攀岩、梅花桩、跳塔……之前听说这是海南最大的室内高空项目,这下算是亲眼见着了,名不虚传。

入园先在底下转了一圈,评估了一番各项目的难度。个人觉得最刺激的该是360°环形自行车和梅花桩。


转完决定从高空拓展开始尝试,主要是看几个小孩在上面玩得挺自在,而且从地面往上看,那高度好像也没多难。

空中滑索:自在穿梭的虚影
穿好安全带上到三楼,选了个离我最近的空中秋千。刚踩上去,重心前移的那一下,突然慌了。
从三楼往下看,高度跟在地面上看完全是两回事。
秋千在脚下晃动,心里一下就怵了,只能提着气,小心翼翼地挪,等摇摇晃晃走了过去,才稍微放松一点。再接着走过几个带绳索的“桥”,才算慢慢适应了这个高度。
这一番体验让我对这里“肃然起敬”,不敢再掉以轻心。
02
成长的胆量
玩了一阵回到地面休息,看见一个小女孩在玩梅花桩。那小女孩每次都要走到最高处才往下跳。往上走的时候脚步没停过,径直就到了顶端,站定后没有半点犹豫,脚一伸就跳下来了,还反复体验了好几次。

非常勇敢的“小孩姐”
我在底下看着,心里直打鼓:这高度也太吓人了。
说实话,刚进园的时候要是让我上梅花桩,我可能还没那么多心理负担,毕竟那时候没真切感受到高度的“威力”,可体验过高空拓展后,再望向那七八米高的独立桩子……只觉得腿软。
在园里徘徊犹豫时,脑子闪过两个念头:一是人小朋友都敢跳,我有什么好怕的?二是那句经典真言“来都来了”,不试试总觉得可惜。
正准备上去的时候,那小女孩还过来给打气:“没什么好怕的,跳下来半空中可凉快了。”我听着,又好笑又有点不好意思。
踩上桩子,一步步缓慢往上走,好不容易蹲在了最高点,愣是没敢往下跳,做了好久的心理准备,最后一咬牙,一闭眼,纵身跃下。
跳下去那一瞬,心像被猛地攥紧。但这感觉只持续了不到一秒,之后便顺着安全带缓缓下降,反而有种解脱的爽快。半空中风一吹,果真如小女孩所说,很凉快。
下到地面,坐着休息时,忍不住跟朋友感慨:我们这越长大,胆子反而越小了。
这也让我想起一句话:“成熟的代价,是失去了义无反顾的勇气。”
小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做什么都凭一腔热情。爬树、跳水、探索未知的领域,从不会思前想后。如今经验丰富了,懂得权衡利弊了,反而在做每个决定前都要反复斟酌。
这种“成熟的谨慎”让我们更安全,却也让我们错过了许多体验。勇敢不再是一种本能,而需要深思熟虑和长时间的心理建设。那种纯粹的勇气,早已在成长过程中悄悄流逝。
扯远了,还是说回弹力梦工厂。整场体验下来,个人觉得,像巨型滑梯、卡丁车、蹦床这些项目,更适合小孩子玩,对大人来说,也就图个新鲜,说不上多刺激。
但高空拓展、莲花攀岩、梅花桩、太空训练仓这些项目,对成年人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玩过后也多少有些成就感。

03
日月广场的新活力
返程路上,看到日月广场的摆渡车来来往往,不禁和朋友聊起这个商圈的变化。
日月广场的12星座主题设计本来很有创意,形式新颖。刚开业时也确实火爆,但后来人气有所下滑,最常听到的吐槽就是东西区距离太远,逛起来不方便。
不过如今日月广场也在积极求变:不仅增设了摆渡车接送游客,去年还一口气引进了15个新品牌:除了华南首店弹力梦工厂,还有麦德龙海南首店、新华书店省级旗舰店,以及本来、梦幻之城、KK桌球省级旗舰店等一批首店和名店纷纷落户。
这些新面孔让整个商圈焕发出新的活力,“首店矩阵”的效应正在慢慢显现。

说真的,要是周末不知道去哪儿玩,不妨去弹力梦工厂体验一下。尤其是那些高空项目,不管是带孩子还是自己去,都能在挑战中练练胆量、释放压力。
我现在心里还惦记着那个360°环形自行车项目,不知道哪位勇士体验过?感受如何,值不值得挑战?
要是有人试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体验,让我们都做做心理准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