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发布,10月1日至8日甘肃全省共接待游客2973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83.4亿元,甘肃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高出全国均值7个百分点,位列西部省级行政区增速第一;兰州同比增长12%,高出西北省会平均5个百分点。
而这个国庆假期,武威的文旅也继续火热,据去哪儿发布的酒店预订增速榜单中,武威跻身全国前十,武威这座沉寂许久的丝路古城,以猝不及防的热度改写了甘青大环线的旅游版图。
从“路过不停”的过境点到“专程打卡”的目的地,武威文旅爆发绝非偶然,而是河西走廊东段枢纽价值的强势回归,更是甘肃构建“全域文旅”格局的关键突破。在甘青大环线从“单点串联”向“深度体验”升级的浪潮中,武威的崛起正在重塑甘肃文旅的竞争逻辑。
01
一直以来,在甘青大环线的传统叙事中,武威长期处于尴尬的“中间地带”,东有兰州的省会引力,西有张掖丹霞、敦煌莫高窟的顶流光环,南有塔尔寺和青海湖的火爆,游客往往选择疾驰而过,让这座“河西都会”沦为旅途驿站。
此前数据显示,武威在大环线游客停留时长不足1.5天,远低于敦煌的3.2天、西宁的2.8天,更是由于高铁的原因,武威成为甘青大环线被遗忘的角落。
而一切的改变都由于高铁的开通,从去年以来,在高铁的带动下,武威文旅迎来的爆发式的增长,今年国庆酒店预订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武威文旅的困局被彻底打破。
而这一轮爆发的核心密码在于武威精准填补了大环线的“体验空白”,因为甘青大环线的游客厌倦了单一的自然风光打卡,武威以“历史文化+多元生态”的双重禀赋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力。
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节点,雷台汉墓的天马文化、文庙的儒家传承、鸠摩罗什寺的佛教东传印记,构成了大环线中最完整的丝路文化链条;而民勤的沙漠探险、天祝的草原风情、冰沟河的生态景观,又与青海湖、祁连山的风光形成互补,让“高原-草原-雪山-沙漠”的全景体验在武威一站集齐。
这种“文化打底+生态配套”的组合,恰好契合了当下游客从“走马观花”到“深度沉浸”的需求升级,使武威从大环线的“途经点”跃升为“必停站”。
而最重要的还是交通区位的枢纽价值更让这种突破如虎添翼。随着兰张三四线高铁的推进,武威到兰州仅需1.5小时,等兰张三四线彻底通车,武威到张掖的时间也将缩短至1小时,彻底融入大环线“快进慢游”网络。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赞251
游客可以白天在武威体验汉风巡游、非遗展演,夜晚在明清街品尝三套车、面皮子等特色美食,次日再便捷前往下一目的地,这种“枢纽型体验”让武威成为大环线的“黄金中场”。
02
可以说,这个假期武威酒店预订的火爆,本质是文旅供给侧升级的必然结果。武威没有躺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上,而是通过“IP重塑+场景创新+服务升级”的组合拳,让千年资源真正“活”起来。
文化IP的深度挖掘是核心抓手,武威摒弃了简单的文物陈列模式,转而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雷台景区的“汉风快闪巡游”让游客与“天马”穿越相遇,文庙的“状元巡游沉浸式体验”让传统礼仪可感可触,五凉文化博物馆的西凉乐舞演出则让壁画中的乐师“走下墙壁” 。
这种“让历史说话”的表达,让“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品牌形象从口号变为可感知的体验,精准击中了年轻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
同时,武威文旅产品供给的多元化更拓宽了消费边界。武威构建起“一核、五星、三带、四区”的产业格局,推出历史文化游、沙漠探险游、藏乡风情游等20余条特色线路,涵盖露营、低空飞行、研学、康养等多元业态。
今年国庆期间,武威推出了的120余项文旅活动,从“月出凉州·武威诗会”到冰沟河露营大会,形成了“白天赏景、夜晚品俗”的全天候体验链条,成功将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5天以上。
在服务方面,武威文旅的服务升级则为热度再添砝码。从武威东站出站口的政策宣讲与文创赠送,到景区的义务讲解、美食加热等便民服务;从星级酒店的折扣优惠,到“武威好礼”文创市集的精准供给,全方位的暖心服务持续发酵口碑,推动“一起去武威”等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升温。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赞41
(当然,网络上也看到了一些吐槽,其实这个很正常,文旅产业就是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投入,过去几年武威文旅足够努力,目前就是缺一个5A级景区,如果高铁彻底打通,在加一个5A级景区,武威的文旅还有巨大的潜力和红利)
03
对于甘肃来说,武威的文旅爆发,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甘肃文旅突破“西强东弱”格局提供了关键支点。长期以来,甘肃文旅依赖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嘉峪关和张掖形成“单点拉动”,河西走廊东段则缺乏核心引擎,导致河西乃至全省文旅发展不均衡。
作为河西走廊东段的门户城市,武威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加入“河西五市旅游联盟”“四省十二城”区域文旅联盟,武威推动资源共享与客源互通,将自身的文化生态优势与兰州的省会资源、白银的工业旅游、定西的康养资源串联整合,形成“陇中-河西东段”文旅隆起带。
这种协同不仅让甘青大环线向东延伸,更让甘肃文旅从“西线独美”转向“全域开花”。从目前来看,对甘青大环线而言,武威的枢纽价值进一步强化了西北文旅的联动效应。
向西,它承接敦煌文化圈的辐射;向东,它联动兰州都市圈的客源;向北,它对接宁夏沙坡头景区形成沙漠旅游廊道;向南,它融入青海湖生态旅游带。这种“四方链接”的格局,让武威成为西北文旅网络的关键节点,为大环线从“线性旅游”向“网状体验”升级提供了核心支撑。
可以说,国庆酒店预订增速的亮眼数据,是武威文旅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更是丝路枢纽价值的当代复兴。从“过境驿站”到“目的地核心”,武威的蜕变证明,在文旅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唯有精准把握区域格局、深度激活文化基因、持续升级产品供给,才能在万亿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甘肃而言,武威的崛起不是孤例,而是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敦煌的壁画、张掖的丹霞、武威的天马共同奏响丝路文旅的交响曲,甘肃才能真正扛起“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目的地”的大旗。
而武威,正以这场文旅破圈为起点,在甘青大环线的版图上,书写着属于丝路古城的新生故事。武威文旅,加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