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2025年国庆中秋期间,荆州市文旅产业空前火爆。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15.68万人次,同比增长56.04%。其中,荆州区游客量同比劲增288.38%;沙市区五一路“阳台剧场”吸引近20万人次。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75.17%,较去年同期提升8.95%;文旅消费订单额同比增长近20%,机票、火车票订单量增长47%……
亮眼“成绩单”令全市人民欣喜。但热潮之后,如何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文旅消费增长点,保持荆州文旅产业“长久火”态势?荆州要扬长避短,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激活其蕴含的能量,拓展人文景观资源,锻造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文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以特有物质文化资源赋能荆州文旅新内涵。荆州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应趁势而为,抓紧修缮复建荆州古城和楚故都遗址遗迹,进一步充实文旅内涵,丰富供给内容。譬如,在已开放的宾阳楼、朝宗楼和拟复建的曲江楼、楚望楼和仲宣楼的基础上,将西门(安澜门)九阳楼纳入复建范畴。西门是关羽练兵与征战往来的必经之道,与马跑泉、点将台等遗址共同构成重要的三国文化景观体系。西门城楼复建、点将台修缮等一并进行,再现当年关羽练兵与点将出征的盛况。同时,结合楚文化博物馆的建设,适时推进楚故都遗址、熊家冢遗址、八岭山楚墓群等项目的保护与开发,将荆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旅品牌,进一步增加游客更多样更精彩的观赏点。
以非遗文化情景再现赋能荆州文旅新亮点。荆州应系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首先是运用情景演绎方式营造非遗观赏景点。譬如在老北门演绎张飞拒曹军、老南门(通御路口)呈现武媚娘出嫁、西门重现关羽出征、东门展现刘备招亲等历史场景,并在点将台演绎关羽练兵点将情景,使历史故事“走”出书本、“活”在当下。同时,依托园博园海子湖畔演绎屈原流放离都、楚国八百年公园呈现屈原劝谏怀王、芈月出嫁等楚文化经典情景。其次是运用数智技术创设沉浸式互动景点。譬如在仲宣楼、雄楚楼、曲江楼等场景中,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明代宰相张居正、唐朝诗人杜甫、唐朝宰相张九龄和梁元帝等历史人物,与游客吟诗作赋、叙旧言欢的场景,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再次是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与荆州有关的民间传说、奇闻轶事、风俗人情等书籍,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促使游客购买纪念品,留下荆州念想。譬如舜帝妃子女英所创荆州鱼糕,寓意“年年有余”等。还有实施“地名记忆”行动,让饱含非遗文化底蕴的“便河”之类老地名重放光彩、留住乡愁……让非遗文化为荆州文旅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实现非遗文化与旅游体验的共生,给游客更丰富更独特的体验感。
以醇香饮食文化味道赋能荆州文旅新引力。近年来,荆州鱼糕、洪湖莲藕、公安牛肉、小胡鸭等“荆州味道”美誉度持续攀升。这个假期,沙市大赛巷、五一路等美食街区游客爆棚。但还需拓展容纳量,有必要加快胜利街区域改造进程,使之与大赛巷美食街联动发展,形成集吃、看、逛、买“四点一线”的消费动线,给游客提供品食、观赏、游玩、购物等多样服务。还可将五一路烤串、火锅、米粉、凉虾等特色美食分别向解放路东西段延伸,并恢复“好公道”“聚珍园”等老牌餐馆与老牌名菜,以“荆州味道”的金字招牌,吸引更多魂牵梦萦家乡味道的游子和向往追求荆州美味的游客。
荆州文旅产业“一时火”相对容易,“长久火”却任重道远。还需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紧紧锚定消费提质与高品质供给方向,牢牢把握荆州人文资源的优势与特色,用心挖掘文化内核,用情丰富资源形式,用力优化服务体验,用劲营销文旅品牌,整体提升荆州文旅影响力与感召力,全力扩大国内外“朋友圈”,真正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发展,助力荆州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