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青铜峡黄河奥体中心,台上秦腔激昂回荡,台下座无虚席、掌声如潮;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游客络绎不绝,沉浸式工业文化体验项目前排起长龙;银川剧院,国内首部葡萄酒主题大型乐舞诗剧《举杯·贺兰山》“实力圈粉”,带动酒庄游人气持续攀升……“双节”期间,宁夏文化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这波文化消费热潮背后,正是供需“双向奔赴”结出的硕果。从需求端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看重消费所带来的体验感、新鲜感与情绪价值,“性价比”不再作为消费决策的唯一考量,他们渴望在消费行为中实现审美表达与文化共鸣。从演唱会场场爆满,到非遗演出全网刷屏,再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人们对文化消费的热忱有目共睹。从供应端看,文化产业的持续升级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不断催生更丰富、更多样的产品与服务。当优质文化大餐推陈出新,消费体验持续迭代,多重利好叠加之下,文化消费持续走热便水到渠成。更为重要的是,在服务业提质扩容的背景下,文化消费带来的远不止个体幸福感与城市归属感的提升,更以其多样化形态和强体验属性,对影视、演艺、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产生显著的带动效应,推动消费市场向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阶段跃升。
事实证明,只要紧紧抓住消费升级的“牛鼻子”,进一步盘活资源,积极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以新业态满足新需求,以新表达讲好新故事,以新场景激活新动能,就一定能提升市民与游客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将文化“软实力”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