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日报》近日刊发一则报道《山海好礼 焕新生辉》,该文聚焦我市的长城礼物,不仅介绍长城礼物的种类和功能,还着重讲述了长城礼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长城文化。透过长城礼物,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人文经济学。
人文经济学即文化经济。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长城礼物就是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结晶。
经济可以活化文化。长城礼物不仅是旅游商品,还具有文化属性,巧妙地植入我市的长城文化、历史文化。礼物“长城小夜灯”,长城在光影中变得立体和清晰;“纸雕灯”,在未点亮时,是一件工艺品摆件,到了晚上灯光开启,天下第一关等古城景色就在光里“站”起来。这些长城礼物,嵌入了长城美景、历史故事,浓缩了长城文化。游客购买了长城礼物,就把长城景观和长城文化带回了家,也就带去了“一座城市的记忆”。这些长城礼物也就成了无数个文旅“形象大使”,把秦皇岛的文旅特色和历史文化带到全国各地。
文化可以赋能经济。长城礼物融入文化元素,文化也会释放出助力经济发展的动能。长城礼物不但给游客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还能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业态和模式,蕴含着一片文化消费的蓝海。如会说话的冰箱贴、印着敌楼的便利贴、带有关隘造型的开瓶器等长城礼物,深受游客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35元一个的冰箱贴,2024年全年销售额近90万元。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市长城文创礼物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
上述嵌入我市历史文化的长城礼物深受游客的欢迎,销售兴旺,成功实践了人文经济学理论,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总结长城礼物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融入生活,很多长城礼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实用价值,如“水雷抱枕”“易昌源”传统糕点、关隘造型的开瓶器、印有长城敌楼的便利贴等,这些礼物都是生活用品,融入生活就会如鱼得水、生生不息。二是利用高科技进行现代表达,如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元游长城”系列礼物,就融合了AR与AI技术,购买者扫描礼物背后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有关的长城知识。有科技元素加持,我市的知名景观就“活”了起来,就像讲解员如影随形,便捷、直观看到、听到我市长城的故事和文化。(作者:张汝明)
来源:秦皇岛日报
编辑:张程程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