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央媒!
三水南山的废弃矿坑变“蓝眼泪”矿山湖
成为湾区潮玩新地标
在国庆假期人气火爆
相关报道登上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位于佛山最北小镇南山镇的“蓝眼泪”矿山湖持续火爆,展现山水经济的惊人“流量”:全镇累计接待游客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带动景区消费同比增长141.5%。华丽数据的背后,远不止于文旅市场的短期繁荣,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佛山市“四山两江”文旅发展思路在镇域层面的深度融合与成功实践。生态赋能为中国广大乡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交出了南山答卷。
生态修复重塑发展基底
绿水青山成就金山银山
南山镇的今天,源于对过去“工业伤痕”的系统治理与生态重塑。作为广东省典型的历史遗留矿山区域,南山镇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创新“政府主导、区镇国企联动”的融资模式,导入3.89亿元国开行专项贷款“金融活水”,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将矿山修复与文旅开发深度融合,引进现象级网红打卡项目及极限运动,实现了从“工业伤痕”到“生态密码”的华丽转身。
澄澈湛蓝的湖水在阳光映照下呈现“蓝眼泪”奇观,傍晚崖壁折射阳光形成“日照金山”盛景,昔日的废弃矿坑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绝对核心”,构建起“上天、动地、下海”立体化文旅新格局,迈出南山镇打造极限运动小镇和青年潮玩胜地的坚实步伐。
立足“四山两江”的特色定位
擦亮湾区青年户外潮玩名片
2025年,《佛山市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作为“四山”之一南丹山的所在区域,这一顶层设计为南山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定位和资源支持。
在这一框架下,南山镇的“蓝眼泪”矿山湖、南丹山等景点不再是孤立的旅游资源,而是“四山两江”大文旅版图中独具特色的“潮玩”明珠。通过构建“一廊一带三片区”全域景区空间格局,串联艾美拉飞行俱乐部、佛山DiveHub国际潜水乐园、九道谷漂流等优质景点,并辐射带动餐饮、民宿等配套服务,推动旅游业态由传统山水乡村观光向提供情绪价值体验型“旅居目的地”转型,逐渐成为年轻游客探索与体验的热门目的地。
黄金周期间,新晋“网红”浮日蓝矿咖啡表现尤为抢眼。凭借120米高空观景平台和“落日音乐烟花盛宴”等创意活动,该店迅速登顶微博咖啡厅人气榜全国TOP3及高德扫街榜佛山热门咖啡TOP1,累计接待游客约9万人次,成为南山文旅矩阵中不可或缺的流量引擎。
乡村振兴的富民实践
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南山镇的成功实践,是“百千万工程”在镇域层面的生动诠释。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资源配置,将零散的生态资源“串珠成链”,实现了从传统资源依赖向文旅新经济的破局转型,走出一条“文旅搭台、经济唱戏、强村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发展过程中,南山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发展成果惠及镇内村民。一方面,创新“强村公司+项目合作+分红”模式,由六和强村公司参与矿山文旅项目运营,配套停车场等服务,年均为村集体增收超120万元,带动200余人稳定就业,将生态红利实实在在转化为村民的“钱袋子”。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改造旧屋发展网红民宿,并谋划咖啡基地二期矿湖主题民宿项目,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为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镇政府组织多方力量增设停车场与接驳车,发放文旅消费券,全面提升游客体验,确保游客不仅能引来,更能留得住、玩得好,形成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如今,南山镇以其独特魅力证明,昔日的“工业伤痕”已悄然蜕变为咏唱自然与人文的抒情诗,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文旅新地标正加速崛起。南山镇的实践充分表明,当各级政策同频共振,当发展真正惠及于民,一个山间小镇也能爆发出引领时代的强劲脉动。南山镇,正以青春之姿、潮玩之态,成为湾区文旅版图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三水区委宣传部、南山镇
编辑:佛山新闻网 黄敏玲
审校:宋扬、罗旭仪、麦丽敏、朱广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