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乡日报】
秋雨绵绵,未曾泅湿人们奔赴太行的热情。万仙山绝壁之上云海翻腾,郭亮村挂壁公路依然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雨丝氤氲中,太行山的轮廓更显雄浑,游客五彩的雨衣与伞花,为这幅水墨画卷点染出动人的生机。
这份执着的奔赴,在新乡文旅的假期成绩单上得到印证:国庆、中秋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11.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37亿元。数据的背后,是一场从“看山看水”到“城市畅游”的焕新体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以旅游产品焕新升级为核心,积极培育研学游、“银发游”、亲子游等新业态,打造一个更具活力与温度的文旅消费生态。
多彩研学游:让“行走的课堂”触手可及
秋日的牧野大地,处处跃动着求知的身影。在新乡南太行红色教育馆内,一群学生正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好像亲身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身着八路军服装的“哨兵”与学生们热烈互动,通过AR技术,腊江口战斗的烽火、偷袭道清铁路的惊险,都化作可感可知的沉浸式体验。学生化身“小小交通员”,沿着模拟路线完成任务,在具象化场景中触摸太行精神的时代脉搏。
从关山地质数字研学馆内的奇特岩石地貌到同盟古镇的深厚文脉,从历史博物馆的文物探索到山野古道的自然探秘,一群群青少年“飞”出传统课堂,在沉浸式学习之旅中,让历史变得可触摸,让科学变得可体验,让文化变得可感知。
在耿风泉抗战实物馆,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万仙山景区的《太行山传奇》实景演出,则将红色记忆巧妙地融入山水之间,让观众在巍巍太行的怀抱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研学旅行的内涵,更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光彩。
潮玩城市IP游:让存量资源变身新爆款
沿着共渠生态长廊漫步,泡泡玛特时尚IP雕像错落有致地矗立在滨水绿道旁,成为年轻人竞相打卡的新地标。这里已从普通河道蜕变为融合露营营地、越野基地的“城市山海”。
清晨,骑行爱好者在赛道上飞驰;傍晚,音乐爱好者在码头广场即兴表演。这条生态长廊的成功蜕变,正是新乡打造城市IP的生动实践。“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体验这么时尚的休闲方式。”带着孩子前来露营的市民张女士欣喜地说,“上午去胖东来采购,下午来共渠露营,这种体验完全不输大城市。”
通过“商业+文旅”模式,引入时尚元素、培育新业态,将传统城市空间转化为充满活力的文旅消费场景,丰富市民休闲生活的同时,更让外地游客体验到新乡独特的城市气质与创新活力。如今,这些独具特色的城市IP,正共同构筑起城市形象的新窗口,让每个人都能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景区焕新游:让山水拥抱智慧“翅膀”
山水间跃动着科技与创意的音符,当暮色降临,八里沟景区的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中勾勒出璀璨的立体画卷,将现代科技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与此同时,一场场精心策划的秋日盛宴正在各大景区同步上演——登山赏红叶、中秋非遗演出、丰收晒秋......将田园的喜悦铺展成一幅幅金色画卷。
好风景是永恒的吸引力,但我市景区的“焕新”,早已不止于山水。在天界山景区,“科技助老”外骨骼机器人成为登山线路上的新亮点。这款智能设备能自动感知使用者步频,为年长或体力不佳的游客提供精准助力,让攀登太行天险不再是奢望。与此同时,八里沟景区启用无人机巡查应急服务,“硬核喊话”对游客进行文明引导、出游安全提醒。宝泉景区推出“免费重游+门票升级”政策,游客凭假期购票凭证可在2025年年底前免费重游。
从多彩研学让红色历史重现光芒,到城市IP更新生活空间,再到智慧服务为山水增添温度,新乡正以创新为笔,绘就着一派升腾着人间烟火气的新风景,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与人文温度。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琚铭洁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