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洋网】
这个秋天,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花都湖将迎来一位优雅的“新邻居”,经过精心装扮,湖畔的白鹭公园正式与大家见面。白鹭公园10月初落成,位于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边缘,是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花都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规划设计,与湿地公园实现生态与空间上的“无缝衔接”,为周边社区居民铺就了“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践行“三感受+三效益”工作理念,形成了“生态共建、生命共荣、生活共享”的公园格局,带动社区广泛参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探索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养生态”等可持续湿地保护利用模式。
作为从废弃采石坑蝶变而来的国家湿地公园,花都湖早已是花都居民心中的“城市绿肺”,如今“白鹭公园”的加入,以鹭屿桥和旱溪补充周边生态景观,将以前堵塞的周边沟渠通过生态提升改造成湿地旱溪,旱溪模拟自然界中干涸的溪流形态,打造出野趣的岩石花园。
夜幕降临,鹭屿桥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迷人,居民们漫步桥上,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之中。双园融合,不仅拓展了自然生态廊道,更让湿地公园与社区的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使周边社区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现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周边社区、村庄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2024年,在花都湖康体路开展小微湿地建设,兼具生态修复、社区休憩和自然教育等生态服务功能;开展绿美广州“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在花都湖中心湖区种植了1145棵落羽杉,面积约50000平方米,在登山路径种植160棵樱花树和48棵槭树,有效改善公园水系、临湖及周边环境;同时对沿湖约15公里水岸开展适度透绿、开窗见湖,为市民群众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福利。
作为城市中珍贵的生态绿核,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自开园以来一直是免费入园,平均每年游客接待量超过六百万人次,周边紧邻清布村、莲塘村、邝家庄村、新华村等村庄,以及都湖国际、中房、奥园、滨湖一号等小区,目前共计开放23个出入口,市民游客游园十分便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 通讯员 谢继文 王影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 谢继文 王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