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泼彩,天路行云:一场文旅融合的运城叙事
朱海斌
“南风之薰兮,可解吾民之愠;南风之时兮,可阜吾民之财。”近日,随着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向世界推介运城“悬浮天路”与“七彩盐湖”,互联网瞬间成为热议的焦点,无数目光聚焦于这片“人间秘境”。
网友的留言中,既有对自然奇观的沉醉,也有对国家推介的自豪,更流露出对运城“自然肌理与人文脉络交融”的深深偏爱。从波光潋滟的七彩盐湖,到仿佛悬于云端的“天路”,再到北岸卧龙岗上矗立的“中国楹联大厦”,每一条评论都如一束光,照亮了运城从“小众景点”迈向“全球打卡地”的蜕变之路。
天路伴盐湖:一场“天地难辨”的视觉盛宴
“这哪里是人间?分明是童话中的天空之城降临凡间!”翻开评论区,“如梦似幻”“视觉暴击”成为网友对“悬浮天路”与“七彩盐湖”的常见形容。
有人晒出俯瞰视角的照片并感叹:“公路宛如从蓝天垂落,下方的七彩盐湖呈现出蓝绿交织、粉紫氤氲的渐变色彩,路、湖、天融为一体,凝视久了,竟分不清何处是云,何处是水。”
更有摄影爱好者捕捉到晨昏时分的绝美画面:“晨光洒落湖面,碎金般的波光映衬得天路如仙境;暮色四合,霞光浸染,整条路化为暖橙,连风中都弥漫着浪漫气息。”
与此同时,楹联人岳民立提及的“中国楹联大厦”,成为这场视觉盛宴中的“人文彩蛋”。网友分享大厦与天路、盐湖的同框照,感叹道:“白墙黛瓦的楹联大厦静立卧龙岗上,一侧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侧是文化的厚重底蕴,此行不仅饱了眼福,更滋养了心灵。”
这种“自然奇观+人文地标”的双重魅力,让运城迅速跻身网友心中“此生必去”的旅行清单。
国家推介:一次“让世界看见中国之美”的文化自信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七彩盐湖”与“天路”的海外推介,成为评论区的一大亮点。“家乡的风景能被外交部‘种草’,隔着屏幕都感到自豪!”许多运城网友在留言中表达归属感,更多人则为这“国家级背书”点赞:“曾羡慕国外的网红公路与盐湖景观,如今我们自己的‘盐湖天路’也能通过外交部走向世界,这正是中国文旅的底气所在。”
俄媒“今日俄罗斯”的率先报道,以及新华社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密集关注,被网友视为“多维传播的强强联合”:“从国际视角到国内解读,不仅让‘天路盐湖’火爆出圈,连一旁的楹联大厦也广为人知——原来运城不仅有厚重的关公文化,还有如此灵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评论中每一声“支持”与“骄傲”,都流露出对中国美景与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切认同。
盐湖之韵:一份“自然与服务双在线”的臻享体验
如果说“天路盐湖”是运城的“颜值担当”,那么盐湖本身,则是网友口中的“宝藏内核”。大家为它赋予充满爱意的昵称:“大自然的眼影盘”,四季流转,色彩斑斓,春浅绿、夏深蓝、冬如调色盘;“奶茶湖”波光温柔,随手一拍皆是壁纸级美景。
而“中国死海”的漂浮体验更让网友惊叹:“无需远行,在运城就能躺卧水面,仰望流云,这种独特体验令人难忘!”
除了自然魅力,盐湖周边的“宠客”服务也屡获好评:“外地车辆轻微违停不处罚,景区周边机关停车场免费开放,热门景点设有免费直通车——运城真正将‘宠客’落到实处。”
星空房、帐篷营地让游客“睡在风景中”,夜市里的羊肉泡馍、稷山麻花既实惠又地道,再加上“中国楹联大厦”这一文化地标,网友感慨:“来运城,不仅能赏盐湖、走天路、体验漂浮,还能品文化、享美食,一趟旅程将‘看、玩、住、吃’全部安排妥当,体验感满分!”
未来展望:一场“从网红到长红”的双向奔赴
评论区中,“求攻略”“约同行”的留言络绎不绝,有人表示“已订好车票,只为亲手拍下天路、盐湖与楹联大厦的同框照”。也有网友理性展望:“运城坐拥盐湖的独特资源、天路的爆款IP以及楹联大厦的文化符号,只要坚守生态底线、优化服务细节,完全有潜力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广东网友提出“将跨湖路改为斜拉桥”的设想,也引发共鸣:“既让美景出圈,也需守护生态本底,同时深入挖掘楹联文化、盐文化,运城的文旅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这些来自网络的真实声音,早已超越对单一景点的赞美,更像是一场网友与运城的“双向奔赴”——人们以热情为美景与文化代言,运城则以“自然+人文+服务”的三重魅力回应期待。当“悬浮天路”的热度渐归平静,评论中蕴藏的认可与期许,正是运城文旅从“网红”走向“长红”,实现“阜民之财”愿景的坚实底气。
(编辑:董应赞)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