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北疆大地披上节日盛装。10月1日至8日,赛罕区以46项文旅活动为笔,在国庆与中秋交织的时空里,绘就了一幅“月圆人团圆、文旅共繁荣”的生动图景。
从万人托举的赤子之心到光影交织的科技盛宴,从赛道飞驰的荷尔蒙到古风新韵的沉浸剧场,这场覆盖全域的文旅狂欢,不仅吸引了数百万人次参与,更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高频聚焦,全网曝光量突破8000万次,成为“北疆文化”出圈的典范。
爱国篇:赤子之心,潮涌赛罕
巨幅国旗万人传递:掌心托起的家国信仰
10月1日,赛罕区“红歌迎国庆·万人游赛罕”主题活动在吉祥哈达广场掀起高潮。巨幅国旗在万人手中依次传递,五星红旗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歌声响彻云霄,人群中“我爱你中国”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这一瞬间被央级媒体聚焦,人民网首页推荐报道浏览量超千万,成为全民共燃爱国情的标志性场景。
数百人同舞“中国红”:广场舞里的时代风貌
600多名舞者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变化丰富的队形,在吉祥哈达广场上舞出新时代的激昂乐章。恢弘与时尚兼具的旋律中,五个特色方阵如流动的风景线,她们用洋溢的笑容和饱满的热情,不仅展现了广场舞的活力与魅力,更舞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挚礼赞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活力篇:速度激情,燃动全城
卡丁车场引擎咆哮:城市脉动的激情乐章
引擎的轰鸣声划破了假日的宁静!10月4日,呼和浩特首届卡丁车大奖赛在赛罕区胜道博岳国际卡丁车场燃情开赛。赛道上,卡丁车如离弦之箭呼啸而过,每一次精准的漂移过弯都引来阵阵惊呼,观众的欢呼声与轮胎摩擦地面的焦灼气息交织,共同谱写出赛罕区独有的活力与速度交响曲。
秋日回响音乐派对:自然剧场里的艺术狂欢
艺术与自然在此完美共鸣。依托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独特的下沉式阶梯,西广场形成了一座浑然天成的户外环形剧场。为期八天的“秋日回响音乐派对”在此拉开帷幕,观众随意落座于台阶之上,被环绕声场包裹,沉浸在音乐与雕塑艺术交融的美妙氛围中,享受一场身心俱醉的秋日洗礼。
科技篇:古今对话,光影传奇
嫦娥高空威亚秀:科技赋能的东方浪漫
当古老的神话遇见现代科技,便诞生了极致的浪漫。10月5日至6日,吉祥哈达广场上空,“嫦娥”身着华服,在数十米高处凌空起舞,时而舒展旋转,时而轻盈翻飞,配合璀璨的灯光秀,将“嫦娥奔月”的传说演绎得如梦似幻。地面上,投壶、夹月饼等民俗游戏妙趣横生,亲子家庭在欢声笑语中集章打卡,解锁了属于中秋的全新玩法。
丝绸之路光影大秀:声光电绘就的盛世长卷
夜幕下的丝绸之路现代文化公园,化身为一片流光溢彩的魔幻之城。哈达广场与问道广场同步上演“欢度国庆”与“月满中秋”主题光影大秀。前沿的声光电技术与数字视觉艺术交相辉映,将家国情怀与中秋祝愿投射在夜幕之上,绘就了一幅辉煌壮丽的“双节”特辑,为祖国献上最璀璨的祝福。
文化篇:穿越时空,对话历史
京绥铁路实景剧:穿越百年的时光隧道
“时空护照”在手,一秒穿越回1921年的绥远城。在京绥铁路文化园,沉浸式实景剧《绥远1921》带领游客步入历史长廊。身着旗袍的佳人手持油纸伞款款而行,黄包车夫穿梭于欧式建筑间,游客们通过打卡剧情任务,仿佛真正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该活动吸引了十几万人次参与,在各大平台掀起热潮,更获人民网等央媒推荐。
艺润北疆书画联展:多维动线里的文化解码
“庆国庆迎中秋•艺润北疆书画联展”以“传统笔墨+现代影像+互动体验”的创新形式,打造了一条沉浸式文化动线。观众沿“北疆艺韵厅——书法体验区——摄影展——意境长廊”路径前行,可在书法区挥毫泼墨,在摄影展感受北疆四季。自启幕以来,持续掀起文化热潮,成为“双节”期间北疆文化传播的“现象级”窗口。
创新篇:美育浸润,全民参与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科普与节日的趣味碰撞
假日的欢乐不止于户外。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十一趣味嘉年华”,将科普场馆的独特魅力与国庆节日氛围深度融合。特色主题活动轮番登场,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互动性与教育意义的假期盛宴,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
内蒙古美术馆:艺术创作的全民狂欢
内蒙古美术馆特别策划了“月映华诞·艺韵流芳”四场主题公教美育活动。馆藏精品互动拼贴、月饼香薰制作、趣味编织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环节,让观众从欣赏者转变为创作者,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深受各年龄层观众,尤其是亲子家庭的喜爱与好评。
从白日的激情澎湃到夜晚的流光溢彩
从户外的动感狂欢到馆内的静心品味
赛罕区的这个“双节”假期
每一个瞬间都值得铭记
虽然假期已落幕
但这份美好与感动将化为前行的动力
激励我们共同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赛罕融媒/郝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