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九寨沟景区出来,沿 544 国道前行,大约一百多公里,途经黄龙和川主寺,再往前走二十多公里,就是松潘古城。
九寨沟海拔最高三千多米,松潘两千多米,沿途全是山路,要先上山,再下山,才能到松潘。父亲在九寨沟修路,需要交资料,每个月会沿着这条路往返至少一次。
我们从九寨沟出来,天已暗,山路车来车往,加不起速,父亲说,如果不是国庆,这条路没有什么车。大巴不停从我们身边穿过,一辆接着一辆,我估计是看完黄龙,转车去九寨沟的游客。
车没开多久,天开始下雨,起初,雨较小,零星下着几颗,再后来,雨不停砸向车身、地面,发出「邦邦」的响声。开了一会儿,父亲说,好像不是雨,下的雪弹子。我说,怎么看出来。他说,你看车灯照射的路面,雨掉在地面不会跳起来。我仔细看,一颗颗晶莹的珠子在地上蹦跳,真像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
夜里的路不好走,加上雨大,车多,只能缓慢行驶,车往上盘旋,后又往下旋转,开到松潘,雨更大了,街上人不多,偶尔有几家餐饮店人群聚集,不知是游客还是当地人,分不清。
我们在网上订的酒店在松潘古城内,开车进城,不小心开错,返回时,堵车,古城里的路挖得破破烂烂,偶尔还有圆石墩拦住,极难转弯。实在没法,我打电话给酒店老板,他出来指挥交通,为我们开路,才得以顺利到达。
酒店老板汉语有些不流利,不知是藏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酒店环境又怎样,真怕又住到蚊虫遍地的房间。
我们跟着老板左转右拐,终于到达目的地,酒店的装修风格独特,藏文化和中式交融,房屋呈四合院,中间有口天井,上面是透明玻璃,天井中间摆着中式茶几,旁边有石缸,水里有花,也不知有没有养鱼。
我们订的房间在阁楼上,床是榻榻米,媳妇看了看酒店卫生,点头表示认可。
稍微整理,差不多九点过,一百多公里的路,五点开到,可见路途艰难。
晚餐我们在酒店附近的一家火锅店吃。父亲照样点牦牛肉火锅,母亲带着我们吃剩的干锅,问能不能用微波炉帮忙打热。老板看了,说,我们是回族,不能打热,还请见谅。我想起猪是回族祖先的宗教信仰,不免觉得冒犯。我说,还好对方没赶我们走,否则就麻烦了。
没多久,牦牛肉火锅上桌。父亲吃了一片,说,这才是正宗的牦牛肉。我吃了一片,肉有弹劲儿,相比在九寨沟的软绵,果然大有不同。
吃饭间隙,旁边一桌大吵大闹,似乎一家子出门旅游,女儿叛逆,吵了几句,愤而离席。一旁的女生,也不知是侄女还是女儿,在旁边劝慰。没多久,又一人鼻子插着两根软管进来,气氛稍微缓和。
听他们闲聊,才知道是一家人来旅游,和女儿吵架的中年人来自成都,插软管的男人来自河南。河南一家开车太快,从中原到高原,四百多公里,昨天开,今天到,男人正准备吃饭,突发高反,直接晕倒,救护车赶来才保住性命。海拔两千多高反?有些不可思议。媳妇说,这很正常,有的人别看着身体好,高反很严重。至于为什么会高反,我也不得而知了。
吃过晚饭,雨停了,我和媳妇决定走走,消食。
夜已深,许多店早已关门,风吹过,有点儿冷。我抬头看,山顶耀眼,一座寺庙发着光,不知是给远方的游客领路,还是在给文成公主指引归家的路。
我们转悠一圈,决定回家休息,路过一家店,上面写着:本店回族,谢绝自带食物。松潘除了藏族和回族,不知还有多少少数民族在此交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