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丰台,总有不少自带“记忆点”的地标让人眼前一亮——见证历史沧桑的宛平城与卢沟桥、尽显现代风貌的燕景台、承载红色记忆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还有作为交通枢纽新名片的北京丰台站。时光为丰台镌刻下宛平城的坚毅轮廓、卢沟桥的岁月纹理,也铸就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庄严与丰台站的现代脉搏,不断吸引着市民与游客前来打卡。
现如今,岳各庄北街南侧,一道精心绘制的文化长廊已然展开,画笔既追溯着丰台的历史年轮,也收录着青塔的地标图景,将它们共同绘画在这百米画卷中。
宋韵新风绘就“青塔印记”
一道长达148米、高2.1米的围墙,正是这场“打卡之旅”的生动画卷。它以“青塔印记·文明新风”为主题,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创造。这幅画卷不仅包含了卢沟桥、宛平城等丰台区的地标,更将镜头拉近,细腻地描绘了青塔人日常生活中的“独家记忆”。
大成路九号、金隅大成时代、天利大厦、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青塔街道办事处、青塔街心广场、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博览中心、翠微百货大成路店、郑常庄公园……创作团队带领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以宋式美学为笔,用淡雅的色调与留白技法,将这些承载着居民共同记忆的场景,与历史古迹和谐地共绘于一墙之上。繁忙的现代生活与沉淀的历史文化在此刻交织,一幅完整、生动、充满温度的“青塔生活长卷”正在徐徐展开。
方寸之间涵养“文明新风”
除了以宋式美学浸润这幅长卷,街道在布局上更展现了设计的巧思——采用“一价值观一标语”的间隔韵律。
行走至此,十二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与“文明礼让”“和谐共建”等生活化标语错落有致地交替呈现,形成独特的视觉韵律,让行走至此的人们体验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当“爱国”与卢沟桥的沧桑石狮并肩,“敬业”与天利大厦的现代轮廓相映,“和谐”化作郑常庄公园里晨练老人的笑脸,“友善”融入街心广场上孩童嬉戏的身影——价值理念即刻变得可触可感。每一幅画面都是理念与生活的诗意相遇,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场与文明的对话。
一座承载记忆的桥梁,一扇展示文明的窗口,更是一面能与时空对话的立体画卷,青塔街道将这道艺术长廊化作一本“会说话”的现代教科书,展现出这座城市街区蓬勃而温暖的时代脉搏。
来源:京报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