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中旬,一则中国游客在泰国遭遇导游威胁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中国籍导游用粗暴言语逼迫游客消费,甚至以 “回不了中国”“上不了车” 相要挟,恶劣行径不仅破坏游客出行体验,更损害泰国旅游形象。事件曝光后,泰国官方迅速介入,涉事导游及旅行社负责人很快被逮捕。作为聚焦跨境旅游安全的内容创作者,有必要基于网友爆料、泰国官方回应及案件细节,完整还原事件始末,揭露 “低价团 + 强制消费” 的灰色链条,为公众跨境出行提供安全参考,传递 “理性选择旅游产品、依法维护权益” 的正向价值观。
视频曝光:免税店前的威胁一幕
10 月 13 日上午,网友 “小艾同学” 在抖音发布一段 1 分 23 秒的视频,配文 “泰国旅游避坑!遇到黑导游威胁,不买东西不让走”。这段拍摄于泰国曼谷某免税店停车场的视频,迅速登上热搜,截至当天下午 5 时,播放量突破 5000 万次。
视频画面显示,一辆白色旅游大巴停在免税店门口,车旁围着七八名中国游客,一名身着黑色短袖、牛仔裤的中年男子正对着游客大声呵斥。男子留着寸头,脖子上挂着黑色挂绳,右手食指指向一名举着手机拍摄的游客,语气凶狠:“把视频删了!听见没有?” 被指的游客下意识后退一步,手机仍未放下,男子见状上前一步,声音更响:“不删是吧?等会儿到了里面,不消费就让你回不了中国!”
周围的游客纷纷露出紧张神色,有人试图劝解:“导游,有话好好说,我们买点东西就是了。” 男子却不依不饶,转而面向全体游客:“你们报的什么团心里没数?低价团不消费,谁给你们出机票酒店钱?今天每个人必须买够 5000 元,不然别想上这辆车!” 视频最后,男子一把夺过一名老年游客手中的购物袋,翻看里面的商品后扔在地上:“就买这点东西?不够!再进去买!”
“小艾同学” 在后续评论中补充,她与家人报名的是 “泰国曼谷 - 芭提雅 5 日 4 晚游”,团费仅 1980 元,出发前旅行社承诺 “无强制消费”,但抵达泰国后,导游李海(后经警方确认姓名)每天都会安排 3-4 个购物点,从乳胶店、珠宝店到蛇药中心,每个点停留时间不少于 2 小时,不购物就会遭到言语羞辱。10 月 12 日上午,因多数游客在珠宝店消费不足,李海在免税店停车场爆发,才有了视频中的一幕。
官方行动:泰国旅游警察 48 小时破案
视频曝光后,泰国国家旅游局中国市场负责人第一时间在微博回应,称 “高度重视此事,已联动旅游警察展开调查”。当天下午 3 时,泰国旅游警察第一局代理局长颂差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专项调查组,通过视频中的旅游大巴车牌号、免税店位置等线索,锁定涉事旅行社为 “泰国金象旅行社”。
10 月 14 日上午 9 时,颂差亲自带队前往曼谷素坤逸路的 “泰国金象旅行社” 办公室。此时,旅行社内仍有工作人员在接待中国游客,墙上张贴的宣传海报写着 “1999 元泰国游,全程无自费”。当警察出示证件时,工作人员试图销毁电脑中的游客名单与合同,被警方及时制止。警方在现场查获大量未备案的导游合同、虚假行程单,以及记录游客消费金额与导游回扣比例的账本。
据旅行社工作人员交代,李海当天带领游客前往芭提雅,住在当地某三星酒店。上午 11 时,颂差带领 5 名警察抵达该酒店,在酒店大堂将正准备带游客前往购物点的李海抓获。面对警察的询问,李海起初否认威胁游客,称 “只是和游客沟通消费事宜”,但当警方出示视频证据后,他最终承认因游客购物太少,无法获得回扣而采取恐吓手段。
警方同时逮捕了 “泰国金象旅行社” 的两名负责人 —— 泰籍老板桑坤与中国籍经理王梅。经调查,该旅行社未在泰国旅游局备案,属于 “黑旅行社”,长期通过中国国内的中介机构招揽游客,以低价团为诱饵,再通过强制消费与导游分成获利。桑坤供认,他们与李海合作已有 3 年,李海每带一个团,可获得游客消费总额 15% 的回扣,若游客消费不足,还会从李海的 “人头费” 中扣除。
10 月 15 日,泰国旅游警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案件进展:李海因 “非法执业、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被依法逮捕,桑坤与王梅因 “非法经营旅行社、雇佣无资质导游” 面临指控。根据泰国《旅游法》相关规定,李海最高可判处 2 年监禁与 50 万泰铢(约 10 万元人民币)罚款,桑坤与王梅的刑期可能长达 3 年,旅行社将被依法取缔。
前科曝光:7 年前曾因强迫购物被捕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李海并非首次因强制消费被处理。2018 年 3 月,他曾在泰国清迈带领中国游客时,因强迫游客购买乳胶枕与蛇药,遭到 12 名游客联名举报。当时,李海要求每名游客必须购买单价 1.2 万元的乳胶枕,不购买就不让上车,甚至将一名拒绝购物的老年游客滞留在乳胶店。
泰国清迈旅游警察接到举报后,在乳胶店将李海抓获,同时被捕的还有当时雇佣他的泰籍旅行社老板。最终,李海因 “非法导游、强迫消费” 被判处 6 个月监禁,缓期 1 年执行,并处以 10 万泰铢罚款,同时被禁止 5 年内进入泰国。但缓期执行期满后,李海通过伪造护照再次入境泰国,继续从事非法导游工作,与 “泰国金象旅行社” 合作,专门接待低价团游客。
“他很狡猾,每次带团都会换一个名字,和游客签合同用的是‘李海’,在旅行社登记的是‘李伟’。” 泰国旅游警察第一局侦查科警官阿明介绍,李海还会要求游客称呼他 “海哥”,避免使用真实姓名。为躲避警方检查,他从不佩戴导游证,遇到旅游警察巡查,就谎称是 “游客领队”,凭借流利的泰语与熟悉的人脉关系蒙混过关。
警方还发现,李海长期在社交平台发布 “泰国导游招聘” 信息,招募中国籍无资质人员,培训他们 “如何引导游客消费”“应对游客投诉的话术”,形成了一个小型非法导游网络。这些导游带团时,都会使用与李海类似的手段,从低价团游客身上榨取利润,仅 2024 年,泰国旅游警察就接到过 3 起关于该团伙的投诉,但因证据不足未能立案。
灰色链条:低价团背后的利益分成
“1980 元的泰国 5 日游,连往返机票钱都不够,怎么可能无强制消费?” 从事泰国旅游行业 10 年的资深从业者张先生,向记者揭露了低价团的盈利模式。他表示,正规的泰国 5 日游成本至少 5000 元(包含机票、酒店、餐饮、门票、正规导游费用),而低价团之所以能以 1980 元甚至更低的价格招揽游客,靠的就是 “购物回扣 + 自费项目提成”。
张先生透露,低价团的利益链条涉及多方:国内中介机构负责招揽游客,收取 1980 元团费后,将游客转卖给泰国的 “黑旅行社”,每个游客收取 500 元 “人头费”;泰国 “黑旅行社” 再将游客交给李海这类非法导游,导游需要向旅行社缴纳每个游客 200 元的 “带团费”,同时承诺从游客消费中抽取 30% 作为回报;购物店则会根据游客消费金额,给予导游 15%-40% 的回扣,其中乳胶店、珠宝店的回扣比例最高,可达 40%。
“以乳胶枕为例,购物店卖给游客 1.2 万元,成本仅 2000 元,其中 40%(4800 元)给导游,20%(2400 元)给旅行社,剩下的 5200 元归购物店。” 张先生说,这就是为什么导游会疯狂逼迫游客购买高价乳胶产品,“游客买得越多,导游赚得越多”。如果游客消费不足,导游不仅赚不到回扣,还要倒贴 “带团费”,因此才会采取威胁、羞辱等极端手段。
记者在某旅游投诉平台查询发现,2024 年以来,关于 “泰国低价团强制消费” 的投诉已有 237 起,涉及的导游多为中国籍无资质人员,旅行社多为未备案的 “黑社”。这些投诉中,游客反映的问题高度相似:团费低、购物点多、不消费遭威胁,部分游客甚至被限制人身自由,如被锁在购物店内、夜间被赶出酒店等。
游客维权:跨境旅游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在曼谷某华人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刘律师,每年都会接到数十起中国游客在泰国的维权案件,其中超过 60% 与强制消费相关。他表示,游客在选择跨境旅游产品时,应注意三点:一是选择正规旅行社,查看其是否有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以及泰国旅游局的备案证明;二是仔细阅读旅游合同,明确行程中的购物点数量、停留时间,是否有 “无强制消费” 的书面承诺;三是警惕过低价格的旅游产品,“低于成本的团费,必然存在消费陷阱”。
若在旅途中遭遇强制消费,刘律师建议游客保留好证据,包括视频、录音、购物小票、导游的威胁言论记录等,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一是向泰国旅游警察求助,拨打当地报警电话 1155,提供所在位置与具体情况,旅游警察会提供中文服务;二是联系中国驻泰国使领馆,领事馆可协助游客与当地旅游部门沟通;三是回国后向国内旅游监管部门投诉,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国内旅行社若将游客转卖给境外 “黑社”,需承担连带责任。
刘律师特别提醒,不要轻易相信导游的 “口头承诺”,如 “买够东西就减少购物点”“不购物会影响后续行程” 等,这些多为诱导消费的话术。遇到导游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时,不要与导游发生正面冲突,优先保证自身安全,再寻找机会报警或联系使领馆。
行业反思:中泰联合整治旅游乱象
此次事件也引发中泰两国旅游部门对 “低价团” 乱象的整治决心。10 月 16 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泰国国家旅游局召开视频会议,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一是建立 “中泰旅游黑名单”,将非法导游、黑旅行社列入名单,禁止其在两国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二是加强对跨境旅游产品的监管,要求国内旅行社必须在合同中明确标注 “是否包含强制消费”“购物点具体信息”,对低价团进行风险提示;三是在泰国主要旅游城市设立 “中国游客维权中心”,配备中文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法律咨询与协助。
泰国国家旅游局中国市场负责人表示,泰国政府计划在 2026 年前,对所有接待中国游客的导游进行备案登记,要求导游必须通过泰语、中文双语考试,取得合法导游证才能执业,同时加大对黑旅行社的打击力度,发现一家取缔一家。
10 月 17 日上午,曼谷素万那普机场的游客服务中心内,新增了 “中国游客温馨提示” 展板,上面用中文标注着 “警惕低价团陷阱”“旅游警察电话 1155”“维权中心地址” 等信息。正在机场准备回国的游客王女士,看到展板后深有感触:“这次来泰国报的是正规团,虽然团费贵一些,但没有购物点,玩得很开心。希望以后少一些李海这样的黑导游,让大家能放心来泰国旅游。”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