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西发布】
10月14日,由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主办、西海都市报社承办的“红杞风光别样美 ”活动,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研学团队来到茶卡盐湖,乘坐游船观光,湖面上驶来的大型运盐船让外省记者及学生不由感叹:没想到“天空之镜”还有另外一种独特景致。
湖面上驶来的大型运盐船吸引了研学团队成员的目光。
采盐船正在卤水中作业,发出低沉的轰鸣,空气中弥漫的咸润气息。研学的同学通过实地观察卤水的蒸发、结晶过程,将课本上的地理、化学知识,与这片壮丽的现实场景融会贯通。
运盐船。
一滴卤水,衍生大产业。乌兰县在产业“四地”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县域内两大盐湖原盐储量达10.4亿吨,目前已建成3条多品种食用盐加工线,年均生产各类盐170余万吨。
省外记者拍摄盐湖美景。
当晚, “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活动研学团队, 将一堂生动的自然与人文实践课搬到了壮美的茶卡盐湖之畔。
壮美的茶卡盐湖之畔。
此次研学行程特别安排在傍晚时分前往茶卡盐湖,学员们沉醉于“天空之镜”的纯净与“盐湖落日”的壮丽,亲身参与到一场融地理、历史与生态于一体的探索之旅。他们漫步于白茫茫的盐滨,观察盐花结晶的形态;在“铁轨沧桑”与“火车追思”的景观前,聆听昔日盐业运输的历史回响;当莹光清浅的湖水与蔚蓝广袤的天空融为一体时,学员们纷纷动手实践,利用简单的工具测量湖水盐度,探究“天空之镜”形成的科学原理。这场沉浸式的研学,让书本上的知识在真实的景色中变得可触可感。
壮美的茶卡盐湖之畔。
此次研学活动深入挖掘了其作为中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的独特价值。学员们通过参观和讲解,了解了大青盐的开采历史与绿色生产工艺,深刻感知到这片盐湖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几代青海人辛勤与智慧的结晶。
壮美的茶卡盐湖之畔。
茶卡盐湖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其生产、旅游两相宜的特点在国际国内旅游界和青藏高原风光游中享有较高美誉,成为大美青海的又一张旅游名片,先后获得“201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景区”“全国文旅‘网红打卡地’价值推荐榜第三名”“青海省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
壮美的茶卡盐湖之畔。
(来源:西海都市报 记者:莫青 邓建青)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