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旅游可以让人们从“仰望蓝天”到“触摸蓝天”,让科技的进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消费体验。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技术创新的突破、运营体系的成熟,低空旅游必将从“高空的惊艳”走向“全民的常态”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低空旅游成为游客假日出游新选择,各地低空旅游呈现诸多亮点,例如,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直升机观光等低空游览项目累计飞行超500架次,载客量突破1700人次;四川成都淮州机场举办丰富低空文旅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湖北荆门市漳河新区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风洞体验等备受追捧。
近年来,各地低空旅游项目不断上新,高空跳伞、直升机观光、无人机灯光秀等新玩法让“低空+旅游”成为热门话题,塑造了旅游消费新场景,丰富了大众旅游体验与观景视角。各地各部门通过政策赋能,突破安全、技术、场景、生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望推动低空旅游高质量发展,从“新奇体验”走向大众消费。
杭州钱塘江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图源:浙江文旅资讯
低空旅游的兴起首先源于大众需求的升级。传统地面观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年轻游客追求差异化、沉浸感和科技感的体验需求。从三亚塔赫跳伞到九华山空中游览,再到重庆、黄山的无人机灯光秀,人们希望以更立体的方式“看见世界”。以重庆为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重庆低空经济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带动能力,直升机观光、滑翔伞、热气球飞行等低空业态迎来客流高峰,无人机表演、飞行快闪等创新体验,让市民游客直呼过瘾。美团、大众点评等数据显示,从10月4日起,“重庆无人机”搜索量日环比增长超70%,可观无人机的餐厅和酒店搜索量增长超253%。在浙江文成县,近年来低空旅游发展按下“加速键”,两家低空经济企业成立,累计完成演示飞行700余架次,订单金额超1亿元;依托旅游景区等资源,推出五大低空游览场景,开辟10条飞行游线,开发多个体验项目,带动体验人次超5万。这说明低空旅游业态正从“尝鲜”走向日常消费。同时,低空旅游也进一步助推旅游业向科技化、融合化方向发展。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智能飞行控制、AR观光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加入,使“低空+旅游”成为连接航空科技与旅游业态的桥梁。无人机灯光秀、飞行营地、航空研学、空中摄影等新场景新业态,让旅游体验从地面走向空中,进一步激发了各地“夜经济”“节庆经济”等消费潜力。
在杭州体验低空飞行,俯瞰整座城市,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图源:央视新闻
然而,在市场热度背后,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成长的烦恼”。首先,产品同质化趋势显现,一些地方盲目上马低空项目,缺乏整体规划与文化挖掘,项目内容相似、体验雷同,难以形成独特吸引力。其次,安全监管与运营标准尚不健全。低空飞行涉及空域审批、气象保障、设备检测、人员培训等多个环节,若缺乏统一规范与协调机制,安全风险难以彻底消除。再次,运营成本高、季节性明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低空旅游发展仍处于“政策驱动”“热点带动”的起步阶段,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市场热潮与公众期待,业界更需要冷静思考——如何让“飞行的快感”不止于一时新奇,而能转化为稳定的产业动力?答案正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推动跨界融合升级,让低空旅游飞得更远更稳。
第一,要以创新为核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不同地域的地貌、文化、景区资源等谋划空中观光项目。沿海地区可重点发展“空中看海”“空中潜游”项目,山地地区可设计“空中观景”“空中摄影”项目,城市空间则可注重夜景灯光与城市地标之间的光影互动项目。通过差异化设计,避免各地低空项目趋同化,提升游客的认同感,打造差异化旅游品牌。低空旅游不应只是“上天看看”,还要讲好“空中的故事”。例如,黄山可推出“空中徽韵”线路;三亚可探索“空中婚礼”与“海岛度假”结合;重庆可依托城市夜景,塑造“光影山城”品牌矩阵。文化叙事与游客体验融合,可以让游客在云端“看风景”的同时“品文化”。
第二,要以融合为路径,培育完整的“生态链”。低空旅游不应孤立存在,而应成为助推旅游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只有把“飞行体验”融入更丰富的场景,才能让游客留下、让消费延伸。比如,与酒店、夜游、文创、体育赛事、乡村旅游等业态协同,形成“空中体验+地面消费”的产业体系。以体育赛事为例,若在越野赛、山地马拉松、滑翔伞比赛中加入“空中观赛”环节、设立观览航线,或将无人机直播与现场观赛结合,不仅可以带来全新体验视角,也能够让赛事成为展示低空旅游魅力的新窗口。
第三,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或低空经济发展基金,出台人才补贴政策,吸引和培养懂飞行、会运营、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培训基地。只有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第四,安全始终是低空旅游发展的底线。低空飞行涉及设备检测、人员资质、应急处置等多个环节,需要有完善的标准和科学的监管。各地应积极落实民航部门的相关要求,探索建立飞行体验区、飞行营地和保险机制,让游客“飞得起”更要“飞得稳”,让新兴产业在安全与秩序中健康成长。
低空旅游是低空经济最接近公众、最具市场化潜力的领域,也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新生活的重要窗口。低空旅游可以让人们从“仰望蓝天”到“触摸蓝天”,让科技的进步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消费体验。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技术创新的突破、运营体系的成熟,低空旅游必将从“高空的惊艳”走向“全民的常态”,让更多人“飞上云端看世界”,也让旅游经济在蓝天之上展翅高飞。
来源:中国旅游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