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应小娟
初次听闻“牛粪滩”这个名字时,我忍不住皱起了眉。这名字带着一股不加修饰的乡土气,像村头老槐树下闲坐的老汉随口起的,带着股泥土混着牲畜粪便的粗粝感。若不是朋友拍着胸脯保证“去了绝不后悔”,我怕是要错过这藏在俗名背后辽阔的草原了。
车子刚停稳,风便裹着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混杂着泥土湿润感与草木清香的味道,放眼望去,是铺天盖地的绿,等反应过来时,整个人已跌进了草原的怀抱。这哪是什么“滩”,分明是被天地大手铺开的绿绸缎,从车轮下一直滑向天际,连一丝褶皱都没有。偶尔有几丛不知名的小野花点缀其间,紫的、黄的、白的,星星点点,不张扬却足够鲜活。它们不像花园里的花那样精心培育,却带着野地里独有的韧劲,在风里轻轻摇曳,自有一番随性的美。蹲下身,能看见草叶间藏着的小蚂蚱,一蹦一跳地钻进草丛,惊起几只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嗡嗡地打着转,像是在抱怨这突如其来的打扰。
远处的山坡上,几头牦牛和羊群正慢悠悠地啃着草。它们体型敦实,黑色和白色的毛被阳光晒得发亮,尾巴时不时甩一下,驱赶着试图靠近的蚊虫。有一头小牛犊,大概是刚学会走路没多久,脚步还不太稳,跟在妈妈身后,一会儿跑到这边嗅嗅野花,一会儿又跑到那边蹭蹭妈妈的身子,模样憨态可掬。放牛的牧民坐在不远处的石头上,戴着一顶旧毡帽,手里拿着一根鞭子,却不怎么挥动,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的牛群,像一尊守护这片草原的雕像。偶尔会传来他吆喝牛群的声音,带着浓郁的地方口音,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悠远而清晰。
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没有汽车的鸣笛,没有人群的嘈杂,没有城市里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手机屏幕上不断弹出的消息,连自己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只有风拂过草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牧民偶尔的吆喝声。闭上眼睛,仿佛整个人都融进了这片绿里,那些工作里的烦、生活里的碎,都被风吹到了远方,连影子都没留下。能感觉到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风带着秋天的清凉,轻轻吹过脸颊。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焦虑都像被风吹散了一样,心里只剩下纯粹的宁静与惬意。
夕阳西下时,草原被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色。天空中的云朵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红的、黄的、粉的,绚烂无比。远处的山峦变成了暗紫色的剪影,牦牛和羊群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牧民开始赶着牛羊往回走,长长的影子被拉在草原上,像一幅流动的画。小羊羔们蹦蹦跳跳地跟在它妈妈身后,时不时停下来啃几口草,或者互相追逐嬉戏。牧民拿起鞭子,轻轻挥了一下,羊群便朝着另一片水草更丰美的地方走去。我静静看着,看着羊群在草原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听着牧民哼着不成调的歌谣,心里满是欢喜。
坐在返回的车上,回头望去,车窗外的草原渐渐往后退,牛粪滩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可那片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清新的空气,那牧民淳朴的笑容,却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原来有些风景,偏要裹着最朴素的名字,才显得更真切。就像这牛粪滩,带着乡土气的名字,却承载着最纯粹、最动人的自然之美。它像一位沉默的老友,在草原深处静静等待着每一个愿意走近它的人,用它的宁静与辽阔,治愈每一颗疲惫的心。
文字:应小娟;
图片/主编:王十梅;
总监:王丽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