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福建厦门的鼓浪屿,这地方大家都知道是旅游胜地,岛上老建筑多,风景不错。但在上世纪50年代初,那里清理一处中国银行的地下室时,工作人员意外挖出大批黄金和银元,这事当时就闹得挺大。那些金银堆得老高,据说总价值不小,直接指向了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前的一场大动作。蒋介石那时候眼看大陆守不住,就开始偷偷把国库里的硬通货往外挪,尤其是黄金白银这些东西,鼓浪屿就成了其中一个关键的中转点。这批被发现的金银,其实是转移过程中漏下的零头,但它暴露了整个事件的冰山一角,让人看到国民党高层在溃败时是怎么保全自家底子的。
1948年秋天,国民党在东北的辽沈战役中栽了大跟头,47万部队基本全军覆没,大部分当了俘虏。紧接着11月,淮海战役开打,杜聿明集团被围,到1949年1月10日彻底完蛋。同期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打到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的部队也撑不住。蒋介石的军事家底子差不多耗光了,手里剩下的兵力多是新兵蛋子,西南的胡宗南残部也疲软得不行,江南那些杂牌军更是一盘散沙。面对这局面,蒋介石没闲着,他一边派人去各地拉壮丁当炮灰,一边让陈诚去台湾整顿后路。1949年1月21日,他宣布下野,把代理总统的位子扔给李宗仁,自己在背后操控大局。
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明争暗斗,焦点在兵权和财权上。金圆券那时候贬得飞快,工资领到手不赶紧换成银元或美钞,转眼就成废纸。中央银行的黄金白银外币成了命根子,蒋介石牢牢抓着不放。他挑了吴嵩庆这人来干转移的活。吴嵩庆是浙江镇海人,1901年2月27日生,早年去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会几门外语。抗战时在航空委员会干秘书和财务,搭上宋美龄和蒋介石身边的线。1946年当上湖北省财政厅长,通过税务局安插自己人。蒋介石看中他可靠,所有硬通货的事都让他管,开支得蒋亲自签字,报告直达蒋本人,用专用电码本联系,保密工作做得很死。
1948年12月1日,吴嵩庆从上海中央银行总库提货。那库里黄金实存92万两,比上报的90万两多出2万两,还有4200两的特殊存款,据说是蒋介石私人的。银元3000万枚,外币折合8000万美元。这些东西全成了蒋介石的翻盘本钱。先以军费名义提走,从上海运到厦门,暂放当地仓库,再转台湾。海军舰艇拉货,财务人员董德成、李光烈帮忙,但他们不一定知道全貌。首批两批货在1949年1月10日和1月20日运抵厦门,直接进了鼓浪屿的中国银行地下金库,就是现在的晃岩路30号。那地方成了临时仓库,储存量最高时接近100万两黄金和3000万银元。
为什么选鼓浪屿呢?这岛地理位置好,靠近台湾,便于海运中转。国民党把这里当最后据点,1949年上半年,厦门还是他们控制区。吴嵩庆亲自坐镇,管着进出。黄金分批运出,部分发给广州、重庆、成都、兰州、天水、汉中这些地方的部队,用来稳住残兵。长沙和昆明本来有计划,但程潜和卢汉态度摇摆,就没发。西北的马鸿逵批了2万银元,蒋介石亲笔签条子,后来蒋经国一个电话就取消了。财政部长徐堪要5万两黄金压金圆券涨势,蒋介石同意了,但俞济时插手挡住。1949年8月和9月,吴嵩庆飞台湾监督,住进后勤司令部,和王逸芬及蒋介石的两个亲信一起管库。到11月重庆解放前,台湾剩22万两黄金。
整个转移分六次进行,总量达700万两黄金,这数字来自历史档案和当事人回忆。第一次1948年12月4日,从上海运出27万两黄金和1500万银元,用海关船“海辽号”拉到台湾基隆。第二次1949年1月29日,11万两黄金空运台湾。第三次2月5日,25万两黄金和500万银元用军舰“招商号”运台。第四次4月,部分银元和外币转运。第五次7月,剩余部分从厦门运出。第六次12月,从广州湾拉最后一批。蒋介石1949年7月22日还亲自去鼓浪屿视察,催着加速运走。吴嵩庆在过程中私藏了七块金砖,约2000两,塞进自己车里带走。
这些黄金到台湾后,成了国民党政权的经济支柱。蒋介石用8000万美元外币做准备金,稳住台币汇率,和美元挂钩,切断与大陆金圆券的联系。这让台湾自成金融体系,而大陆留下的金圆券全成废纸。李宗仁为此挨了不少骂,他想抓财权,但蒋介石早把东西挪光。蒋介石1949年1月10日就命蒋经国去上海转告俞鸿钞,把库存黄金外汇密运台湾。陈诚在台湾省政府用第一批260万两中的部分,还台湾银行的债。这些资产帮国民党在台湾站稳脚跟,蒋介石1950年3月1日复职,继续掌权到1975年4月5日死。
鼓浪屿的金库事在上世纪50年代清理时曝光,那批遗留的金银是转移时没来得及拉走的。历史学家查档案后确认,这是国民党从大陆国库提的财富一部分。吴嵩庆的儿子吴兴镛后来口述过细节,说父亲管着这些,蒋介石不看书面报告,得口头念给他听,批了又常忘,搞得吴嵩庆挺烦,但还是忠心干活。吴嵩庆迁台后,当联勤总部财务署长,后来搞钢铁生意,1991年9月在台湾去世。
国民党带走这么多黄金,白银和外币,大陆经济起步时缺了不少本钱。金圆券崩溃后,市民生活乱套,小贩都不收纸币,大家只好物物交换。蒋介石这手,不仅保了自己,还断了李宗仁的后路。台湾用这些东西建起金融基础,发行新台币,控制通胀。历史档案显示,中央银行的黄金从上海提走后,分批运台,总重量超300吨。蒋介石还把故宫文物一起拉走,那又是另一码事。
回过头看,蒋介石转移黄金的举动,暴露了国民党高层在败局已定时自保优先的心态。国库本是公共财富,却被当私人财产挪用。鼓浪屿作为中转枢纽,见证了这段历史。50年代发现的金库遗留,让人直观感受到那时候的混乱和贪婪。吴嵩庆这类执行者,虽然不是大人物,但他们的角色关键,帮着把国家资产变私人储备。蒋介石一生掌控国民党,从1927年掌权到1975年死,中间这些操作让他在台湾续命,但也留下了争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