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是一条寄情山水、尽享秋美之路,是一条穿越历史、寻根访祖之路,是一条漫步田园、见证振兴之路。从尧庙古柏的千年守望到华门光影的现代演绎;从洪洞大槐树的乡愁根系到浮山寨圪塔的田园欢歌;从一碗牛肉丸子面的热辣过瘾到一桌重八席的文化传承……这条独特的公路让游客寻味地道美食、品味人间烟火的同时,开启了一场属于秋日临汾的深度漫游。本期带着饭搭子们,观山河、寻根脉、品美食、悟历史,将自然之秀、历史之韵、田园之趣与舌尖之味紧密相连。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
牛肉丸子面
华门
“咥”碗牛肉丸子面 探寻千年文明痕迹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来到尧都,一定要“咥”一碗牛肉丸子面。
牛肉丸子面是临汾当地的特色面食,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当地回民白荣祥首创。该面是碱水面,浇上浓厚香醇、色泽鲜艳、滚烫的汤汁,再放上丸子、牛肉,撒上大把香菜,嗦一口被辣椒油包裹的面条,这份来自碳水的快乐,让食客直呼“痛快”。
临汾牛肉丸子面带来了碳水的满足感,而当地浓郁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观,却比这碗面的滋味更耐人寻味——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尧庙的古柏见证过千年岁月流转。行走在临汾的街巷中,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更生出对文明源头的敬畏与向往。
位于临汾市尧都区的尧庙,始建于晋,历代修建,规模渐增,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历代帝王祭祀帝尧的重要场所,现存仪门、五凤楼、尧井亭等为清代建筑。尧井亭中的水井,相传为帝尧亲手所掘,井水清冽可饮。
游览尧庙,不可错过的是古柏景区。这里现存古柏40余株,最古老的是“柏抱槐”。奇特的是,这株古柏中间生长着一棵槐树,形成了罕见的“柏中槐”奇观。春季来此,古柏新绿与槐花飘香相映成趣,别有一番意境。
临汾还坐落着中国第一个门文化旅游景观——华门,该景区总占地150亩,高达50米,比法国凯旋门高0.4米,在建筑规模和高度上堪称“天下第一门”。华门的建成使门建筑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景观,开辟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崭新领域,填补了门文化旅游的空白。每逢节庆之夜,华门都会点亮主题光影秀,激光穿梭于门体之间,配合悠扬的古乐,演绎出一场场关于尧帝治世、万邦归心的视觉史诗。
洪洞大槐树
洪洞重八席槐乡第一 寻根老家享非遗魅力
临汾,何止一碗牛肉丸子面,这里还有被誉为“根祖槐乡第一席”的洪洞重八席。就让我们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回到老家洪洞,寻味老家味道。
洪洞重八席全席开头的“四干”由花生、瓜子、核桃、葡萄干等组成,“四鲜”由苹果、香蕉、葡萄、桔子等组成,起到“垫场”作用。接着是8个开胃碟,当地人称“四海一家”,一般是4个凉菜和4样点心。宴席的主角是“八大碗”和“八小碗”,“八大碗”包括整鸡、整鱼、火腿、肘子等大菜,传统菜肴有夹砂、酥肉等;“八小碗”主要为小炒一类,如小炒肉丝、小炒莲菜丝、拔丝山药等。此外,还有4个汤,如鱿鱼汤、海参汤、肉丝汤、丸子汤等。此宴规格严谨,选料精细,做工考究,并以师徒口传手授、世代传承的形式沿袭至今。
洪洞重八席饱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浸润着独特的人间烟火,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流传已久的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600多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如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苍老斑驳的根门仿佛依然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日前,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上发布的《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中,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入选景区类优秀案例,也是我省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秉持“活化非遗、激活旅游体验”理念,构建了“非遗为魂、旅游为体”的深度融合模式。通过以沉浸式场景营造文化氛围,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魅力;以特色节庆吸引客流,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以产品迭代满足多元需求,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市场变化等创新举措,使景区逐步形成“文化传承—旅游增收—非遗再生”的可持续发展闭环,实现了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共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均取得显著成效。
浮山烧麦
浮山烧麦“都一处”康养热潮让流量爆表
感受了华夏文明的魅力,寄托了浓浓的乡愁,不妨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走进浮山,在田园风光里放松身心。
5000年前,帝尧率众避暑浮山,故称浮山为“唐尧古都的避暑山庄”。此外,这里有丰富的餐饮文化,有“厨师之乡”美誉。清乾隆皇帝明察暗访时,在京城前门大街品尝了由浮山人制作的浮山烧麦后连连称赞,遂御笔赐匾“都一处”,浮山烧麦从此名满京城。
作为地方传统名食,浮山烧麦的面皮薄如蝉翼,边缘呈荷叶状,包上由羊肉、大葱、生姜、花椒粉、香油等调制而成的馅料,形如饱满的石榴,吃后令人唇齿留香。
近年来,浮山不仅将“特优”农业、浮山美食、文化体育旅游、健康生活多要素多元素融合发力,还催生了农食文旅康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今年暑假,浮山寨圪塔康养景区的主题活动,拉满了游客的体验感。该景区精心准备了“中国康养福地”地标打卡、“浮山之夜”文艺演出、灯光音乐喷泉秀、市县“特”“优”农特产品展销、厨师厨艺职业技能鉴定等活动,掀起了假日旅游新热潮。一时间,流量爆表,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五一期间,浮山寨圪塔康养景区5天累计接待游客142300人。
浮山以美食为媒、以山水为介,让游客品味舌尖上的“浮山味道”,也看到一幅乡村振兴“农食文旅康”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当历史的风云散去,临汾将古老的文明化作了街头巷尾升腾起的烟火气。这里不仅有文明的印记,有自然的馈赠,还有烟火的温暖,更有振兴的活力。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汾段以“路”为媒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构建起“可观、可品、可玩、可忆”的文旅融合场景,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田璐 资料图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