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乌拉盖草原,水草丰美,牧歌悠扬。在这片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土地上,一场场以文旅为纽带的交流活动正火热开展 —— 牧民家中的民俗体验、景区里的多民族歌舞展演、非遗工坊中的技艺互学…… 乌拉盖管理区以文旅融合为抓手,让各民族群众在共赏美景、共品文化中增进情谊,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
在乌拉盖管理区兵团历史记忆馆,有一间怀旧商店,里面既有当年知青使用的农具,也陈列着蒙古包、马头琴等文创产品。“很多游客来这里,不仅是看知青历史,更对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故事感兴趣。” 展厅负责人介绍说,馆里经常举办红色故事会、研学等活动,邀请老知青们讲述当年携手建设家园的往事,已吸引数万游客参与。
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深度挖掘地区文化特色,打造了“草原民俗体验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等多条主题线路,将九曲湾、乌拉盖湖、野狼谷、布林泉等景区串联起来,让游客在观光中感受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马头琴声刚落,打铁花、火壶、风火轮表演就接上了,这样的表演太精彩了!” 在布林泉景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对“布林泉之夜”赞不绝口。活动现场,民族歌舞展演、乐器演奏、无人机表演、千年非遗打铁花等节目轮番上演,台下观众掌声不断,不少人还跟着节奏一起舞动。
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乌拉盖已成常态。乌拉盖管理区定期举办那达慕大会、文艺演出、骑行、徒步等活动,设置民族服饰展示、传统体育竞赛、美食品鉴等环节,鼓励各族群众参与其中。此外,还组建 “马背宣讲队”“草原文艺轻骑兵”,深入牧区、嘎查(村)社区开展文化宣讲和文艺演出,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文旅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更带动了各民族群众共同创业增收。在文化活动中心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毡绣技艺传承人孟格耐心细致地讲解着毡绣的基础针法、色彩搭配、工艺技巧。学员们从基础针法入门,在一针一线的实践中学习,制作出杯垫、抽纸盒、笔筒、背包等一件件精美实用的作品。
乌拉盖管理区借助文旅融合,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让非遗走进景区,通过“非遗+文创”的形式,巧妙地将非遗项目与时尚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使古老的手工艺焕发新生,摇身一变成为备受欢迎的时尚“潮品”,带动更多手工艺人创业增收。
如今的乌拉盖,草原上的牧歌与景区里的笑语交织,各族群众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携手前行,打造更多特色项目,让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凝聚共识、共铸同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乌拉盖草原常开长盛。(塔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