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甸县大小井省级风景名胜区火爆出圈,成了省内外游客青睐的打卡胜地。面对旅游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罗甸县创新推出“四精工作法”,让旅游志愿服务实现了从“零散服务”向“体系化服务”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赋能”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罗甸大小井景区志愿者累计服务游客3万余人次,游客满意度达95%,较去年提升25个百分点。

精确布点,织密“无死角”服务网络。组成“点位规划小组”,通过近年景区监控数据、游客问卷调查及现场踏勘等方式开展为期15天的“全景区客流轨迹调研”,采取“8+N”补位机制,重点选取8个固定岗位,附带N个“机动服务岗”,覆盖游客抵达-游览-离开全流程关键环节。国庆期间,固定点位服务游客占比达75%,机动岗处理突发需求30余起,有效解决了“找不着志愿者”的痛点。
精准招募,构建“多元化”服务队伍。创新社会公开招募+发动党员干部双轨招募模式,用“激励机制”激活参与热情。结合景区实际制定《大小井景区志愿服务临时激励措施》,明确“服务满8小时可兑换专属景区优惠套票、提供免费餐饮、统一发放服务证书、打卡可领专属纪念品”等4项核心激励,通过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罗甸社会工作、罗甸融媒等多平台发布招募公告,统筹招募志愿者157名。通过“群众+干部”组合实现每日在岗志愿者不少于28名,有效满足了景区高峰期服务需求。

精细培训,打造“专业化”服务品质。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培训模式,实现培训全覆盖、能力全提升。提前1周邀请专业导师录制《岗前培训课件》线上授课,联合多部门编制印发《罗甸县大小井景区“文明旅游·志愿同行”旅游志愿服务指南》,涵盖景区导览、服务礼仪、应急处理等内容,培训覆盖率达100%,志愿者对服务知识的掌握率从35%提升至90%以上。
精密保障,做实“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岗前保险购买,防暑物资配备及服务期间交通接驳、餐饮供给的全流程保障体系;在8个固定点位设置“志愿者服务站”,安排专人每日投放物资补给,确保每个站点物资储备量不低于当日志愿者需求的1.2倍。为每位志愿者配备包括碘伏、创可贴、花露水在内的“志愿大礼包”,满足志愿者各类应急需求。
通讯员 郑杨凡
编辑 王维维
二审 虞思滔
三审 张发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