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时节,
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
依偎的胶州湾湿地
已率先铺开欢庆的盛装。
退潮后的滩涂之上,盐地碱蓬织就的“红海毯”绵延,与蜿蜒的潮沟、入海的河水交相辉映,白鹭翔舞其间,老船静泊如诗,这片秋日限定的生态奇观正迎来一年中最动人的时刻,等待着八方游人共赴这场自然之约。
红滩织锦:盐碱地上的生命画卷
胶州湾退潮,红海滩夺人目光。沿着海滨观景步道前行,承载碱蓬草成长的泥土还带着海水的湿润,眼前的景象却已让人沉醉——成片的盐地碱蓬草色彩斑斓,从浅滩一直铺向海天相接处,风过时掀起层层红色波浪,仿佛大地跳动的脉搏。
这片动人的红色,源自碱蓬草与盐碱环境的顽强相守。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盐地碱蓬有着肉质化的条形叶片,既能储存水分应对干旱,又能通过特殊的生理机制将土壤中的盐分隔离在液泡中。
每年4月,嫩红的幼苗从盐碱卤渍中探出头,历经春夏的沉淀,到9月终于绽放出最妖艳的红色,再过些时日甚至会染上紫晕,直至10月底仍能保持绚烂姿态。
俯身轻触,叶片饱满多汁,那抹红不是颜料的堆砌,而是生命在逆境中淬炼出的光彩,难怪人们称其为盐碱地的“先锋植物”。
无人机升至300米高空俯瞰,红海滩的壮美更令人惊叹。红色植被间,深褐色的潮沟如大地脉络纵横交错,偶尔有河水注入形成的碧色水洼点缀其间,构成天然的“大地之树”奇观。
待到日落前一小时,斜射的阳光为碱蓬草镀上丝绒般的光泽,红与蓝的撞色在镜头中定格,成为每个游客相册里永久的珍藏。
生灵共舞:湿地里的诗意交响
红海滩的灵动,藏在那些与红色共生的生命里。刚走上步道,便见一群白鹭展开双翼掠过滩涂,它们时而轻盈降落,用细长的喙在泥中啄食小鱼和贝类,时而腾空而起,洁白的身影在红滩背景下划出优美弧线。
不远处的浅水区,几只苍鹭正静立沉思,偶尔有反嘴鹬低飞掠过,细长的嘴在水面划出涟漪,构成生动的生态图景。
“这几年鸟越来越多了,多的叫不上名字来!”正在观鸟的摄影爱好者李先生举着长焦镜头,语气里满是欣喜。
他的镜头里,不仅有飞鸟的灵动,还有滩涂下的生机——退潮后裸露的泥地上,小螃蟹举着螯足快速爬行,留下细密的孔洞;贝类悄悄张开外壳,滤食着海水中的浮游生物。
这些微小的生命既是鸟类的食物来源,也是湿地生态循环的重要一环,见证着这里生态的持续向好。
红海滩的诗意,还少不了老船的点缀。在滩涂深处,两艘斑驳的木船静泊在碱蓬草环绕的水湾中,船身的裂痕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却与周边的生机形成奇妙共鸣。
有游客站在观景台上,任秋风拂过脸颊,看阳光透过船的缝隙洒下光斑,耳畔是鸟鸣与潮声交织的交响,时光仿佛在此刻放慢了脚步。
傍晚时分,归巢的鸟群掠过船帆,落日为老船和芦苇镀上金边,随手一拍便是自带故事感的画卷。
寻幽指南:双节悠游的红滩诱惑
来红石崖街道,想要读懂红海滩的美,选对时间与方式至关重要。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底是最佳观赏期,此时的碱蓬草红得最为浓烈,候鸟也陆续抵达,多重景致叠加堪称完美。
建议赶在退潮时前往,可通过当地潮汐表查询每日退潮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既能见证滩涂渐露真容的过程,也能捕捉到最佳光影。
交通与装备的选择直接影响游览体验。自驾游客可导航至“艾特尔科技”(安阳河路),这里的路旁停车且距离步道入口不远。
观景时推荐两种视角:步行沿着河堤步道深入,近距离感受碱蓬草的质感与湿地的气息;若想俯瞰全景,可携带无人机航拍,将红滩、潮沟、老船的全景尽收眼底。
拍照爱好者别忘了带上长焦镜头,无论是捕捉飞鸟瞬间,还是压缩空间凸显红滩层次,都能收获惊喜。
值得注意的是,红海滩生态脆弱,游览时请务必走指定步道,不要随意下到红海滩上踩踏碱蓬草,拍照时避免使用闪光灯惊扰鸟类,让这份美丽能长久延续。
月光洒满红海滩,碱蓬草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远处的胶州湾大桥亮起灯火,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这片由植物、鸟类、潮水共同造就的奇观,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生态保护的见证。
这个秋天,不妨抛开喧嚣,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的红海滩走走,让红色的诗意浸润心灵,让湿地的生机治愈疲惫,在自然的怀抱中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END—
丨声明:本文来源于青岛西海岸文旅发布,摄影 韩加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多多阅读文旅君文章
多多点击文末“在看”
❤️给青岛文旅局官微加星标
❣️欢迎投稿
邮箱:qingdaolvyou2024@163.com
青岛市文旅局新媒体矩阵
快来关注呀!
求分享
求在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