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逢盛世,月圆九州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
中山文旅市场迎来一轮强劲复苏
中山在筑牢疫情防控
严密防线的同时,围绕
“香山古城、
大涌红博城、
中山影视城”
三大核心片区
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
带动全域旅游多点开花
据初步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8日),我市累计接待游客389.28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341.8万人次,增长13.89%(以下对比均按此口径),其中,接待过夜游客47.79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42.1万人次,增长13.52%;实现旅游收入22.51亿元,较2024年同期19.69亿元,增长14.32%。文旅市场呈现出“活动多、人气旺、消费热”的喜人态势。
本次国庆假期,中山市以“香山古城、大涌红博城、中山影视城”三大核心片区为引擎,联动全市各镇街特色资源,构建了主题鲜明、层次丰富的“3+N”文旅活动体系,成功激活中山全域旅游市场。假日期间央视十次聚焦中山香山古城新颜、翠亨新区无人机表演等开展专题报道,新华社利用双语向全球传播中山文旅活动盛况,央视新闻联播、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等省市相关媒体为中山文旅持续推介打CALL。截至10月8日,相关图文、短视频全网累计阅读量突破1亿次,中山双节浪漫持续刷屏“破圈”。
香山古城:百年老街焕新,引领都市文旅新潮流
香山古城在完成升级改造后,于本次节假日惊艳亮相。以香山古城为核心的“岐江焕彩”·一河两岸文旅带活动,节假日八天活动全部铺开,文化体验、美食消费、夜间娱乐不胜枚举,成为大湾区最闪亮的文旅消费集聚地和城市打卡地之一。
(一) 业态升级引来泼天流量
孙文西路步行街引入孙奇珍茶楼等老字号、南成行南洋餐厅等文化餐饮门前排起长龙,中山文创非遗传承馆香山刺绣、骨木镶嵌等精美工艺品引得游客啧啧称奇,实现了业态的提质扩容。创新打造的 “古城焕新”主题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化身古代角色穿梭于百年骑楼之间,深度领略香山文化韵味,活动获央视一套晚间新闻聚焦报道。
(二) 音乐会与文化周引爆市场狂欢业态升级
2025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流行音乐周与第十七届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在兴中广场盛大举行,1个展览、5场音乐会全部“免票入场”,一边是粤港澳大湾区实力唱将的激情音浪,另一边是来自安哥拉、巴西等9个葡语国家的原生态歌舞表演,使兴中广场变身“迷你世博会”,引发全场大合唱,手机灯光汇成星海。香山剧场推出话剧《中山先生》精彩演出,并有红歌、港乐、民乐等专场音乐演出和国庆快闪活动。
图@南都中山
余兆宇 摄
(三) 岐江两岸夜经济活力四射
“岐江奇妙夜”啤酒音乐汽车嘉年华汇集音乐秀场、港澳美食夜市、时尚车展等多元业态,配套打造的 “香山古埠”岐江河夜市通过灯光秀、乐队Live秀、街舞快闪等潮流元素,极大激活了夜间消费。
图@西区发布
余兆宇 摄
(四) “票根经济”构建消费新生态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石岐河畔举办“中山潮音嘉年华”开启“票根经济”模式。利高广场的首场“潮音嘉年华”音乐会人气爆棚,带动周边的粤港澳特色美食集市生意异常火爆,形成了“音乐好听,集市好买”的良性互动,成为文旅促消费的创新尝试。
大涌红博城:农文旅深度融合,展现“百千万工程”成效
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片区以“古韵香山·光影红博”为主题,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旅消费集聚区。
(一) 科技光影点亮文旅夜空
红博城北广场举办的农文旅之夜活动,通过璀璨灯光秀和大型无人机表演,在夜空中变幻出“盛世中华”“红博不夜城”等图案,以震撼的视觉语言展现了中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吸引了大量游客纷纷拍照。
(二) 唐风盛宴营造穿越体验
“红博不夜城”举办唐风盛宴游园会,设置唐风市集、花灯猜谜、汉服拍摄、共绘祖国长卷等互动区域,游客在灯笼暖光映照的街巷中提鱼灯、猜灯谜、品美食、购手作,并与身着华丽唐装的“仕女”与“书生”趣味互动,尽享国潮风尚。
图@大涌发布
(三) 戏剧艺术活化岭南文化
红博城岭南戏剧城全天候推出多场情景剧场演出,包括大型史诗舞剧《岭南记忆》等新派剧目,通过戏剧艺术展现岭南文化精髓。此外岭南戏剧城还推出《暗哨·1942》《秋香再点唐伯虎》《红楼》等众多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市民游客深度体验。
图@大涌发布
中山影视城片区:国潮涌动,沉浸式体验备受热捧
中山影视城和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以沉浸式体验和国潮体验为核心抓手,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游客,尤其是年轻家庭和国潮爱好者。
(一) 国潮盛宴穿越古今
中山影视城以“光影绘盛世·影城贺华章”为主题,创新推出“盛唐长安街市”,还原了盛唐市井风貌,通过场景再现、角色扮演、互动游戏,让游客沉浸式深度体验盛唐古风。节假日期间全天候的非遗醒狮、彩带龙表演,以及晚上的“盛世华诞·粤夜光影”灯光秀和星空音乐会,共同构成了一场集观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国潮盛宴。
图@南方+
(二) 文旅融合升级体验
依托全域灯光艺术升级和全新编排的主题演艺,为游客营造了集视觉观赏、深度参与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盛会。中秋夜特别准备了灯光秀、非遗火壶、街区快闪、星空音乐会等精彩活动,让游客在缅怀伟人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文旅的乐趣。
图@南方+
全域联动:镇街各展风采,文旅消费多点开花
全市各镇街、商圈也立足自身资源,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共同构建了文旅活动带动区域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一) 特色元素、湾区地标“同框”
中秋国庆假期,翠亨新区马鞍岛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举办飞阅“百千万”无人机表演,千架无人机与深中通道“同框”,演绎动态光影画卷,表演以深中通道为背景,并融入中山特色元素,深中通道、桂山岐水、地道美食等系列标志性元素在空中一一展现。
图@中山文旅集团
同时,“超级周末·中山镇超”2025年中山市镇街足球赛正式开赛,比赛以“体育+文旅”的方式打造假日消费热点,并带动利和商圈、万象汇商圈等城区商业综合体的休闲、餐饮、购物等消费。
盖刘宝 摄
(二) 商圈潮玩引爆消费
中秋国庆假期,石岐万象汇、火炬开发区富逸城Toppark、东区利和广场、天奕广场COCOcity以及东风凤巢湾等多个商圈持续更新商品、升级服务,多维度推出系列特色活动,点燃节日消费热情。万象汇微风广场的Hello kitty主题打卡空间和富逸城巨型史努比主题展分外吸睛,走进商场的市民纷纷驻足欣赏、拍照打卡。凤巢湾创意新天地的“乡村一叮歌唱挑战赛”、汉服秀和巨型鲤鱼花灯巡游,通过“音乐+市集+美食”组合拳聚集人气,延长了消费时段,使夜晚成为假日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小榄镇康公屿举办“花灯节PLUS”系列活动,以传统花灯与现代创意融合为核心,通过沉浸式非遗互动和多元消费场景打造,将600年民俗传承与文旅消费相结合,有效拉动了夜间经济。
图@中山石岐万象汇
图@圆脸小陈
图@凤巢湾
图@小榄康公屿
(三) 乡村旅游持续火爆
全市乡村旅游活动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主题,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打造美丽经济发展新样板。南朗街道左步村的稻田抖音直播音乐会和“秋日拾光集”摄影展、南区街道曹边村举办“曹边夜宴”之中秋晚宴游园会、首届乡村街舞大赛和红色摇滚音乐会,五桂山街道桂南村的“惠游绿谷”消费券活动、翠亨新区的月满深中“烩”聚湾区露营创业集市等,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与现代艺术、潮流活动有机结合,成为市民游客乡村旅游的热门选择,生动展现了“百千万工程”下的乡村新貌和活力。市人社部门联手五桂山街道举办“飨遇湾区·味道乡韵”粤菜师傅美食嘉年华,荟聚湾区11城“好味”、田园美学场景、星空音乐会,好吃好玩好逛不停步。
图@中山南区
图@五桂山发布
王云 摄
图@中山日报
(四) 非遗活动增光添彩
三角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嘉年华,推出麒麟舞巡游展演、三人根艇公开赛等传统民俗活动,推动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融合;坦洲镇开展粤港澳咸水歌展演交流活动,邀请大湾区文艺人才同台竞技切磋,推动咸水歌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黄圃镇的腊味非遗美食文化旅游嘉年华、小榄镇的脆肉鲩菊花美食文化周、港口镇的“岭南汤都”美食文化嘉年华,以及遍布各镇的特色夜市,通过非遗美食创新、名品甄选和优惠促销,极大地刺激了旅游消费,让游客“为一道菜,赴一座城”。
图@坦洲发布
图@小榄发布
(五) 特色节会营造浓厚氛围
东区街道三溪村的中秋庙会、沙溪镇星宝时代广场的潮玩嘉年华、东凤镇的中秋联欢晚会、板芙镇的陶艺美学派对等,融合了民俗、月光集市、户外观影、互动游戏等元素,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体验,营造了全域欢庆的节日氛围。
图@东区发布
中山发布编辑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