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自2023年5月启动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西藏自治区普查办统筹协调、市(地)组织指导、县(区、市)主体落实,“三位一体、上下联动”的组织架构下,各级普查办以广大专家、学者为智库,以自治区普查工作系列标准为准绳,普查人员穿行在西藏的山水间,以专业的视角挖掘旅游资源价值、以游客的脚步发现山水人文之美,初步完成了全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总量、规模丰度、资源品级等情况。我们将通过系列推文,邀您一同走进西藏,解锁高原之城的文旅密码!
这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
“万山之祖”在此巍峨耸立
“百川之源”在此湖泊棋布
从冈仁波齐的雪顶
到玛旁雍错的碧波
再到札达土林的痕迹
阿里,以最纯粹的姿态
守护着雪域高原最原始的模样
阿里地区五级旅游资源分布图
阿里地区雄踞祖国西南边陲,东接那曲、东南邻日喀则、北倚新疆,西及西南与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界线约1200千米,其辖区约34.5万平方千米,几乎占到西藏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全国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它不仅是祖国西部门户,更是连接西藏与新疆、沟通中国与南亚的战略通道,在推动边贸物流、串联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这里汇聚喜马拉雅、冈底斯、喀喇昆仑与昆仑等巨大山系,是众多著名江河的源头,享有“万山之祖、百川之源”的美誉,境内山峦起伏、湖泊棋布、原野无际,形成以冰雪、岩石与湖泊为特色的独特地貌,坐拥冈仁波齐、玛旁雍错等世界级景观,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自然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
旅游资源3982处
优良级资源1010处
占比约为总数的25.36%
五级旅游资源77处
占旅游资源总数的1.93%
新发现新认定2090处
占总数的52.49%
大地之树 摄影师/刘志勇
冈仁波齐的月色 摄影师/姜曦
札达土林 摄影师/李忠东
班公湖湿地 摄影师/姜曦
类型结构特征
全地区旅游资源共分八主类
总量3982处
建筑与设施类占比28.13%居首
水域景观占比21.70%次之
阿里地区八主类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
全地区八主类旅游资源优良级资源
共1010处
约占资源总数25.36%
阿里地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
巴尔喷泉 摄影师/姜曦
霞义沟土林 摄影师/姜曦
加木村红柳湿地景观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全地区新发现新认定
旅游资源总量达2090处
占全地区资源总量的52.49%
孔雀河 摄影师/姜曦
雅鲁藏布江源头(普兰县 2012年中科院科考认定)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科迦村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特色旅游资源
01
地文景观
地文景观739处
优良级179处
新发现新认定516处
世界屋脊的屋脊
阿里雄踞于青藏高原之巅
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这里汇聚了喜马拉雅、冈底斯
喀喇昆仑、昆仑四座巨型山脉
最高峰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
巍然屹立
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
形如金字塔,高大恢宏
纳木那尼与冈仁波齐周边
发育的众多冰川
与隆格尔山、羌塘高原等地的冰川
共同构成了阿里地区
最为雄浑瑰丽的“冰川家族”
冈仁波齐全景 摄影师/姜曦
纳木那尼峰 摄影师/姜曦
展琼冰川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岁月的褶皱
札达土林是世界
分布面积最大的土林景观
横亘于喜马拉雅山脉
与阿依拉日居山脉之间
沿象泉河蜿蜒而展
延绵数百公里
亿万年的地质演变
塑造了它千姿百态的地貌
犹如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
静默展示着时间的鬼斧神工
它集科学、历史、审美
与生态价值于一身
更以举世无双的规模与完整性
成为见证地球沧桑巨变的立体丰碑
札达土林 摄影师/杨建
札达土林 摄影师/杨建
02
水域景观
水域景观864处
优良级270处
新发现新认定479处
百川之源,万水之始
阿里被称为“百川之源”
是雅鲁藏布江、恒河
与印度河的发源地
水域呈现出独特的二元结构
外流水系以狮泉河
象泉河等为代表奔流南下
而内流水系则形成
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群
玛旁雍错与拉昂错相映成趣
横跨中印两国的班公湖
更是以“东淡西咸”的独特水质
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水鸟
到此栖居繁衍
成为边境上最亮眼的风景
狮泉河 摄影师/姜曦
象泉河 摄影师/姜曦
班公湖 摄影师/向文军
玛旁雍错 摄影师/姜曦
拉昂错 摄影师/姜曦
03
生物景观
生物景观570处
优良级135处
新发现新认定351处
高原之巅的生态宝库
阿里不仅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
更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生态宝库
在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
金丝野牦牛与雪豹演绎着荒野传奇
藏羚羊与藏野驴在草原上自由驰骋
湖泊湿地间
黑颈鹤翩翩起舞
斑头雁掠过如镜水面
为苍茫大地注入灵动生机
雪山环抱下
动物与牧民延续着千年的共生智慧
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黑颈鹤 摄影师/姜曦
金丝野牦牛 摄影师/向文军
藏原羚 摄影师/姜曦
04
天象与气候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36处
优良级16处
新发现新认定26处
世界屋脊上的星空剧场
阿里是北半球最佳的星空观测地
4500米海拔、纯净大气与零光污染
造就最璀璨的星空
国家天文台在此设立观测站
阿里暗夜公园为追星者敞开怀抱
冈仁波齐“日照金山”气象奇观
吸引无数游客前往
四季流转,天象万千
夏日银河触手可及
冬季星辰如钻闪耀
每一束光影
都是天地对话的诗篇
晨光中的冈仁波齐 摄影师/姜曦
玛旁雍错星空观赏地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阿里暗夜公园 摄影师/姜曦
05
建筑与设施
建筑与设施1120处
优良级232处
新发现新认定554处
山河为谱,建筑为诗
这里的建筑与山川共生
与喜马拉雅的险峻
羌塘的辽阔浑然天成
古格文化遗址公园
如自土林拔地而起的天空之城
它与托林寺、科迦寺等建筑
共同构筑了高原文明的壮阔史诗
G219与G216两条天路
串联起雪山、湖泊、土林与荒原
是流动的观景台,也是时间的走廊
狮泉河烈士陵园与进藏先遣连纪念馆
以磐石之姿,镌刻着坚守与奉献
阿里博物馆,则如一座文化的方舟
共同垒起这片土地的精神高度
托林寺 摄影师/姜曦
科迦寺局部 摄影师/姜曦
进藏先遣连纪念馆 摄影师/姜曦
阿里博物馆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06
历史遗迹
历史遗迹408处
优良级114处
新发现新认定90处
世界屋脊的历史遗迹
从穹窿银城
到古格文化遗址公园
再到日土宗、分工委旧址
完整展现三千年文明序列
古格壁画、东嘎壁画融合多元文化
皮央-东嘎遗址保存佛教珍品
普兰服饰承载千年高原华彩
这些镌刻在时光与土地上的文化瑰宝
共同见证着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的变迁
古格文化遗址公园 摄影师/李忠东
穹窿银城全景 摄影师/摄影
日土宗遗址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阿里分工委旧址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普兰服饰 摄影师/向文军
07
旅游购品
旅游购品127处
优良级24处
新发现新认定51处
自然馈赠与人文精粹
严酷的高原环境
孕育出诸多独特物产
措勤紫绒山羊绒
细度仅14-16微米
被誉为“纤维宝石”
普兰木碗经独特工艺打磨
碗壁厚薄均匀且造型质朴
承载着千年的手作技艺
底雅杏子酒醇香中
沉淀着对自然的敬畏
这些物产皆是
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雪域馈赠
普兰木碗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底雅杏子酒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紫绒山羊 图源/网络 侵删
08
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117处
优良级40处
新发现新认定13处
人文活动底蕴深厚
以古格宣舞为代表的传统艺术
融合藏戏、舞蹈、说唱等元素
通过舞台表演实现
国家级非遗的活态传承
展现独特艺术魅力
冈仁波齐徒步、玛旁雍错环湖徒步
等自然人文体验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象雄文化旅游节
噶尔恰青赛马节等品牌节庆
集聚赛马竞技、民族歌舞
非遗展示等丰富内容
成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的重要平台
群众广泛参与的赛马节
锅庄舞等特色活动
生动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
文化与产业共振的高原人文新图景
古格宣舞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冈仁波齐徒步 摄影师/姜曦
玛旁雍错环湖徒步 摄影师/姜曦
象雄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噶尔恰青赛马节 阿里地区文旅局供图
当晨曦漫过冈仁波齐的雪线
阿里便以玛旁雍错为镜
在苍茫与壮丽间
映出最深的蓝
我们终将相遇
因为所有的远方
阿里,是最终的答案
来源: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编辑:文化西藏
【主编:谭其露丨编辑:桐桐】
大家好呀!我们是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账号,想了解更多关于西藏旅游干货、西藏风土人情的小伙伴,请多多点赞、评论、分享!
关注我们账号,带你走进最美西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