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0月27日
2025年全国U17青少年篮球联赛
男子组决赛
(赛区)
将在蒙自火热开赛!
蒙自是著名的“中国过桥米线之乡”“中国石榴城”,云南对外通商最大的口岸、第一个海关、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等先后在此诞生。
来蒙自看球赛
可以打卡蒙自的哪些景点和美食?
看这一篇就够了!
part 1.南湖
南湖风光秀美,瀛洲亭、闻一多纪念碑亭、揽胜楼等建筑错落有致,这里流传着过桥米线的动人传说,也承载着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记忆。
part 2.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迁至云南办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随后,因昆明校舍不足,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迁至蒙自,成立蒙自分校。
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徜徉南湖堤岸和蒙自街巷间,先后成立南湖诗社,创办民众夜校,宣传抗日救国,开拓边疆文化教育,在烽火岁月中弦歌不缀,启迪民智,为这座千年小城增添脉脉书香、文明火种。
part 3.蒙自海关旧址陈列室
蒙自海关于1889年落成开关,是近代云南第一个海关。陈列室通过图文、实物、动画等形式,再现了当时海关通商的历史情景,也讲述了大清邮政总局成立及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办学的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自海关旧址 贾翔/摄影)
part 4.西南联大先锋书店
书店位于蒙自市南湖公园东侧,利用南湖滨水的地理优势,以中西结合理念为主设计出中式清水回廊和西式钟楼为主体的建筑风貌。
在层错交叠的楼梯设计中体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凸显西南联大历史中烽火西迁、弦歌不辍的坚卓精神,与南湖畔的蒙自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形成古今对比、精神赓续的生动对话格局。
part 5.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来蒙自别错过东大街!这条藏着百年故事的老街,可是本地人私藏宝地。东大街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积累了丰富历史文化,对蒙自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街区以西南联大文化为主题,青石板路、两旁老房子、木窗棂、灰砖墙随手拍都是复古大片。
part 6.望云传统文化博物馆
望云博物馆又称周家宅院,位于文澜镇武庙街,为民国五年蒙自富绅周柏斋所建,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宅院,是滇南地区中西建设技艺交融的典型代表。
part 7.碧色寨
位于市郊的碧色寨,曾是滇越铁路上的一个特等站,100多年过去,虽然滇越铁路已经不复往昔繁华,但景区内现存的大通公司、哥胪士酒店以及安南咖啡馆、税务分局旧址,都是历史的见证,亦是繁华的缩影。
在这里,触摸百年米轨,与“三面钟”合影,打卡北回归线标记,都让人有种穿越时光之感。
part 8.红河州博物馆
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要从它的博物馆开始。
红河州博物馆的民族文化展厅以“绚丽多彩的红河”为主题,多元化呈现了红河州的民族文化。
在展厅里,你可以看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哈尼梯田,分水木刻、水碾、水磨等实物模型再现了哈尼村寨的场景;你可以看到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傣族、壮族等10个红河州世居少数民族的服饰,哈尼族“蘑菇房”、彝族“土掌房”等民居模型;还可以看到彝文典籍、瑶画等实物,哈尼族谷船、彝族木盆、苗族织机、傣族土陶等生产生活用品,银饰、刺绣、木雕、乐器等民族工艺品,琳琅满目、风格各异。
part 9.红河大剧院
红河大剧院藏着滇南人的艺术浪漫!它像一颗镶嵌在红河文化广场的明珠,流线型外观藏着哈尼梯田的灵动曲线,入夜后灯光亮起,又似傣家织锦般璀璨。
这里不只是“看演出的地方”—— 歌剧、舞剧轮番登场,本土剧目常演常新,儿童剧逗得孩子欢笑,惠民音乐会又成了市民的“精神下午茶”。在蒙自旅行中,来大剧院看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也是一段新体验。
part 10.尼苏小镇
当夕阳的光影投射到尼苏小镇,这段大屯海边的景色就变得绚丽起来。
每到傍晚,人们在这里看夕阳没入山峦,听风声与飞鸟缱绻,三两好友,一桌美味,就能将生活里的琐碎和烦恼暂时遗忘。
(小六吃不饱 摄)
part 11.美食
来到蒙自,早餐必须是久负盛名的蒙自过桥米线。
蒙自过桥米线讲究汤鲜味美,配菜也极其丰富。
新鲜的脊肉片、鸡肉、鹌鹑蛋、豌豆尖、豆腐皮、香酥、韭菜、菊花等,按照先生后熟的顺序汆烫各类配菜,最后放入爽滑可口的米线,仪式感满满,色香味俱全。
这碗流传三百余年的过桥米线,也被称为“一个人的盛宴”,先喝汤,再甩米线,才是绝配!
蒙自人的日常美食,可以到新安所寻觅。
蘸水卷粉、烧豆腐、烤年糕、蒸肉饭、木瓜水……每一种,都是蒙自人的心头好。
(来源 今日蒙自)
蒙自的夜晚,则属于五花八门的夜市小吃!
从红河人的童年记忆白柠檬汽水,到夜市必备的火锅烧烤,从全国风靡的麻辣小龙虾,到舂鸡脚、舂芒果等本地美食,天南海北的小吃汇聚在大树寨,这里的美食丰富程度,让人目不暇接。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每一个行走在蒙自的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春风十里,不如文明有你。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不闯红灯、不乱丢垃圾和烟头、不随地吐痰、不乱停乱放。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共同携手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友爱友善、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蒙自!
编辑:李颖(实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