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彝族古寨到大兴安岭雪地木屋,我国古代史上,沿着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大运河水道、万里茶道,设置了大量的驿站。
驿站,是古代朝廷沿官道设置的机构,主要是传递文书、保障官员行程,兼具军事通信功能。
驿站需配备围墙、门楼及等级区分的房舍(如官厅、驿卒房),并设有厨房、马厩等设施,保障文书传递与官员食宿。
古代大运河沿岸近50座驿站
大理云南驿
如今国内保存相对完好的国保级古驿站共有九处,其中有六座分布在远离战乱频繁的西南茶马古道上。
一、江苏扬州高邮盂城驿
该驿站始建于明洪武1375年,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水马驿站,被称为中国邮驿的“活化石”。
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盂城驿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有厅房100余间,包括有驿站,驿舍、秦邮公馆、驿丞宅、武官厅、马神庙、马棚、库房、监房、驿卒宿舍等建筑。
其中皇华厅和驻节堂。
皇华厅,又称“正厅”,为五开间明代建筑,是接待官员、办理公文的场所。
驻节堂,又称“后厅”,是驿丞、高邮州官接待各方使节、迎接四路宾客的地方。
盂城驿的地标建筑是鼓楼,楼高三层约15米,悬挂“置邮传命“、“国之血脉”的题字,鼓楼既可值更报时,又能站岗眺望,击鼓报捷。
驿城地标鼓楼
二、河北怀来鸡鸣驿
鸡鸣驿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代塞北军事通信重镇,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有着“世界第一邮局”的美誉, 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驿城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国内保存最为完好、功能最齐全、最富有特色的古驿站。
全城方形布局,城墙为土筑砖包,城墙周长1800米,顶宽3米—5米,高11米。
城内有 5条纵横交叉的街道,将全城不均等地分为12个小区,有驿丞署、驿馆、校场、马号,还建有碧霞宫、马王庙、文昌宫、玉皇阁,寿星庙,魁星楼等13座庙宇,7座戏楼。
三、大理云南驿古建筑群
早在公元前109年的汉代,云南驿地区为县治驻地。
明清时期,云南驿商铺及各姓氏大院开始建设。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驿的古建筑群主要有古驿道、驿站、大马店、李家大院、凤仪路口李家院、李家客栈、郭家大院、钱家大院、关圣殿、李氏宗祠、钱氏宗祠、杨炳麟故、白马寺等。
建筑均为土木结构,结合接待过往马帮商旅使用功能,布局多为前店铺后客栈,在风格上融合了白族民居与中原汉族民居的特点。
云南驿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交通枢纽,如今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马帮文化旅游资源。
四、四川泸州宝莲街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泸州连接成渝的交通要道。始建于宋元时期, 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莲街原是是州官为了迎送朝廷来泸巡察的官员的官道,明清发展为茶盐官道与水运商贸集散地。
老街长约1公里,人们以街为市,为方便进出泸州城的行旅、商家、小贩、读书人,开了草鞋铺、栈房、茶馆、酒馆、饭馆、烟馆、小食杂店,再后来又有了铁匠铺、骡马店、药铺、裁缝铺、大小货栈、堆场,各种农具、百货、布匹、盐、茶、米、酒、醋、油应有尽有,成为一条繁华的大街。

五、四川雅安荥经新添驿
新添驿位于荥经县新添镇新添村荥经河畔,是茶马古道雅安段的重要驿站遗址,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驿站始建于唐代,清雍正年间因皇室成员到访得名,现存明清木结构民居建筑群、百年古戏台及青石板古道、十余家明清旅店遗迹,包括兴盛店、中和店等商号等遗迹,印证了古代商贸往来盛况。


新添长桌宴
每年三月新添油菜花期形成"金色花海映古驿"的景观组合,青砖灰瓦建筑群与荥经河构成典型川西山地聚落风貌。为此入选2020年《中国国家地理》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

六、四川凉山登相营古驿站
登相营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零(灵)关古道上重要驿站和关隘,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登高检视军情,登相营故此得名。
明成化1466年登相营开始屯兵,乡民们在此经营小客栈为生,守护马帮和商队。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登相营古驿站才结束屯兵的历史。
现存古城墙依山势呈椭圆形,条石砌筑,周长约600米,墙高4米、宽2米,墙顶设垛眼。城墙虽已老化,但仍可见过去的四门及瓮城,城堡内尚存的明代建筑有炮台、狱卡、寺庙、戏台等。
七、云南普洱那柯里驿站
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古驿站,以彝族茶文化为特色,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4A级旅游景区。
该驿站因央视《马帮情歌》诞生地而闻名,过去经官府大道入京的马帮,都须在那柯里“荣发马店”歇脚过夜。
驿站两条小河盘旋相汇于此,依山傍水,生态环境良好。现保留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百年荣发老店,部分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茶马古道陈列馆、水车、洗马台、66户彝族民居等遗迹。
八、四川凉山会理松坪关
松坪关地处川滇交界处,是南方丝绸之路出川入滇的最后一个驿站,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内现存69座明清川南民居、1座明代古庙及茶马古道遗址,保留饵块制作、蹢脚舞、松毛席等传统民俗。

“莫唱离歌惨别颜,蜀云滇月共青山。太平处处经过惯,梦里还家又出关”。这是明代状元杨慎途经松坪关留下的千古绝唱,印证其作为交通要冲的地位。

九、黑龙江大兴安岭十八站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因运输漠河金矿而形成“黄金之路”,全长1000多公里,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塔河县十八站古驿小镇,是这条驿道上设置的25个驿站之一。
这里居住的是被称为“森林之子“鄂伦春族人,由此也形成独特的鄂伦春文化体系,如今的十八驿站已成为鄂伦春民族文化园。
在这里体验射箭、鄂伦春族特色工艺品,身着民族服装,围着火堆,听着民族歌曲,跳起《狩猎舞》, 感受鄂伦春人那份源自山林的豪迈与深情
尤其是每年九月底到10月中旬,这里的金黄白桦、火红枫叶与湛蓝天空交织成一副绝美的流动油画,成为赏秋和摄影者的天堂。

这些九座驿站不仅是历史遗存,更承载着民族融合与商贸往来的历史记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