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25年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镇宁站)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镇宁自治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卓颖向来自全国的参赛选手发出诚挚邀约:“镇宁正静待各位亲身体验‘布依风情’里的诗与远方,触摸红色情怀沉淀的历史温度。”

“来到镇宁,可以感受淳朴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军民情深的红色文化。”卓颖在致辞中特别提及镇宁的独特红色基因——1935年,红军与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签订“弄染结盟”协定,是党践行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的光辉典范。
而在布依语中,“弄染”意为“山清水秀之地”,依托这份红色底蕴、民俗特色与乡村生态优势,弄染村于2021年入选贵州省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如今已初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文旅发展路径。
“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为契机,弄染村打造了‘春赏李花、夏摘李子、秋赏彩叶、冬健身徒步’的四季旅游格局。”弄染村党支部书记王荣珍介绍,村里以党建为引领,由村级合作社牵头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成功培育起蜂糖李种植产业。目前,弄染村蜂糖李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挂果面积1800余亩,每年可为全村带来700余万元增收,让“红色村庄”结出“甜蜜果实”。

镇宁的高荡千年布依古寨同样令人向往。在这里,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布依拦门酒”的热情,在古朴的石头建筑间感受千年布依文化的韵味。这个曾因交通闭塞而沉寂的村落,凭借原生态村容与厚重文化破局,大力推动“文化 旅游”协同发展,成为镇宁文旅版图上的“网红地标”。
“来到镇宁,更能领略四季康养的优良生态与神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卓颖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的自豪。在1700多平方公里的镇宁县域内,瀑布飞泻、溶洞奇绝、峡谷幽深、湖泊澄澈,“山奇、水灵、石秀、物华”的景致处处成画,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气温 16.2℃,森林覆盖率达 65%,不仅成功创建贵州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更获评“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

优良的气候与地理条件,还孕育出“镇宁蜂糖李”“镇宁樱桃”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今年,镇宁17.6万亩蜂糖李种植基地预计产量达6.75万吨,依托冷链物流与电商平台,这些“甜蜜果实”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品牌溢价率较往年提升30%,让“镇宁味道”香飘海内外。
“赛事期间,大家在补给站就能尝到镇宁的特色美味。”卓颖笑着推荐——外酥里糯的油炸鸡蛋糕、温补祛湿的牛羊肉火锅、鲜辣喷香的打帮河鱼,每一口都是小城的烟火气。
“还有布依特色八块鸡、五色糯米饭、油团粑、长桌宴等等,定能让您远道而来、尽兴而归。”卓颖说。

如今,镇宁正以体育赛事为桥梁,全力构建“体育+文旅+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生态。近年来,当地持续丰富文旅业态、优化服务品质,主动融入一流旅游城市与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格局;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深入推进“四大行动”,加快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2024年,镇宁全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88%,过夜游客同比增长47.44%,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1.34%,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城市活力愈发旺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