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0月19日,2025首届国际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以下简称“旅服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旅服会展览面积达12000平方米,汇聚了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家优质文旅企业,吸引近2000家产业链企业参与对接,注册专业观众近3000人。
在“2025中国定制旅行思想荟”论坛,中国旅行社协会定制旅行分会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分会的工作成果,从行业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到市场规范引导,展现了行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会议期间,两份报告共同勾勒出定制旅行行业健康发展的生态蓝图——唯有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下,匠心与创意才能真正绽放价值。
在分享环节,孤独游塾旅行学院执行院长、国家企业培训师、国家高级导游张弦以《构建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重新定义旅行体验设计》为题,分享了定制旅行的主题:从“有”到“好”,再到“升华”——构建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定制旅行,不是简单地为客人排列行程,而是做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未曾看见的风景,去感受他们内心渴望的共鸣。”张弦指出,行程设计不仅在于“有”,更在于如何“从有到好,再到升华”。
张弦提出,一段看似普通的爬山之旅,如何通过融入当地居民的人生故事、一些老人才有过经历的茶叙故事,升华为一场“与土地对话”的心灵仪式;非遗讲古、牧民家庭的晚餐,被赋予“情感记忆”的不可复制性。他让我们深刻体悟到:真正的定制,是在细节中埋藏惊喜,在场景中注入灵魂。
Virtuoso大中华区客户总监沈君认为,万物皆可定制。情感与记忆,就是我们的商品。
沈君认为,“定制旅行,是体验经济的必然产物。在体验经济中,情感与记忆,才是商品本身。”数据显示,2024至2025年,相关领域超过40%的增长证明——中国高端客户的消费力与品味,正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来自定制旅行行业的一线人员则分享了那些暗夜里的星光与路上的脚印:如何在无数次的拒绝后依然保持热情,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如何用专业和真诚赢得客户的信任。
“我曾经为了一个客户的特殊需求,连续三天泡在图书馆查阅地方志,只为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场景。”
“去年那个暴雨夜,我陪着迷路的客人在山里找了两个小时的路,那一刻我才明白,定制师不仅是设计师,更是守护者。”
旅行,本质上是人性的需求。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对自我内心的追寻。今天的旅行者,不再满足于被动观赏,而是渴望主动参与、深度连接。
(来源:中国网 作者:伍策 元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