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国庆假期,帐篷露营和住宿成为不少年轻游客的新选择,这不仅是对酒店行业逢节涨价的抵触和回击,更是当下户外露营方式备受青睐,露营装备种类齐全并广泛普及的直接体现。本期微评就来讲讲帐篷经济。
一、帐篷盛宴的全域图景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自然、体验的重视,露营综艺节目对自然栖居画面的真实呈现,流量博主在社交平台打卡和分享,户外露营开始成为休闲放松新方式,帐篷经济也在全域蔓延,不同地域依托资源禀赋演化出独特形态。
帐篷经济源于露营文化的浸润。现代露营文化起源于欧洲,1853 年伦敦裁缝托马斯乘坐马车穿越美国大草原,并于1908年出版了《露营者手册》。美国也是露营文化重要发源地。1864年,美国人威廉在阿迪朗达克山脉进行露营旅行,并于1869年出版了《荒野历险记》,确立了“露营即休闲”的理念,促进露营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我国露营旅游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7年,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露营旅游是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紧接着,2016年《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2019年《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2022年《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与露营旅游相关的政策文件接踵而至。
政策推动下,景区、城郊、山野等地的露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帐篷、露营椅等户外装备以及场景服务全产业链逐渐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激发消费动能。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168.0亿元,复合增长率13.9%。2024年,我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到1334亿元,据预测,2025年有望突破2500亿元。2025年,全球露营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将达638亿美元,中国露营市场增速领跑全球,年增长率高达15.8%。一系列数据表明露营市场已打开,帐篷如同城市“第二皮肤”,在重塑假日旅游的生态图谱。
广东、深圳等地划出帐篷区,限流不限时,增设星空观测台,提供无人机航拍服务。余杭径山、临安天目山等郊区营地集群,且与大数据互联,智能化提供避堵建议。武汉私家车车尾箱市集,露营灯与便携音箱占销售额的 45%。甘肃沙漠露营基地、雪山帐篷营地等地的热度都不低。长春收费营地与免费露营共生,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二、高速增长背后的挑战
首先是生态与安全。游客未妥善处理垃圾、违规使用明火,城市公园露营产生噪音等不文明行为,以及露营地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无消防器材和应急通道的野营点增加安全隐患。其次是服务同质化和行业规范缺失导致营地发展受限。
反观国外,美国露营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黄石国家公园等热门国家公园营地常年预订困难,一位难求。供水供电卫生等基础设施存在瓶颈,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摇篮山营地季节性缺水;2023年夏季,韩国第25届世界童军大露营吸引4.3万人,但卫生设施、避暑设施、医疗服务不到位。日本热门露营地卫生设施不足,移动卫生间污水渗入沙滩,引发周边海域水质污染。
公共服务滞后,部分欧美营地因运维资金不足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德国某营地指示牌被风雨侵蚀后未及时更换,2023年导致12名游客迷路。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某徒步营地海拔1800米的偏远区域未配备固定医疗站,无法处理游客突发情况。
相关法规执行难,刚果(金)东部营地周边违规砍伐,却鲜有企业被处罚;波兰明确露营地消防规范,但2023年露营地发生的森林火灾,40%涉事营地未按要求配备防火隔离带,暴露出监管与落实层面的多重漏洞。
同质化竞争引发价格战。波兰露营市场因新进入者激增,2024年价格战导致平均客单价下降15%;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大洋路沿线营地密度高,小型营地利润率从2022年的12%降至2024年的5%。
三、露营产业如何可持续
社会各界共同发力,从政策引导、行业自律、产品创新多维度出发,实现帐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露营地建设标准、安全管理规范和环保要求等细则及时落地,实施标准化运作,露营地分主体、分星级运营,按功能合理分区。建立联合检查制度,文旅、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协同监管。建立露营地评价体系,将消费者反馈与资质审核挂钩,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相关部门制定露营规范手册,露营行业协会发布《露营文明公约》,露营点制作注意事项,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普及相关知识。
推动露营业态创新,开发“露营+”特色产品,实现功能聚合,同时开启“露营夜经济”消费模式。规划旅居车露营地、帐篷露营地等多种营地形态,提供智能家居房车等智能生活空间,引导企业加大智能环保装备研发,提升一键充气帐篷、太阳能照明等产品渗透率。推广装备租赁、营地托管等服务,培育“轻装露营”市场,推动露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遵循减少拥挤、保护环境原则,注重实施生态性开发,实现当地风景价值和人文设计和谐统一。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露营人流量,按需规划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全方位配备垃圾分类设施,推广可降解餐具。培育露营产业咨询培训、规划设计等专业机构;高校设置休闲娱乐与户外运动管理等专业,为户外产业输送专业管理人才;成立露营相关的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会议、探讨问题,提出改善性建议。
从城市草坪到沙漠海滩,帐篷经济崛起既顺应了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也彰显了当下消费新趋势。千亿元市场规模背后承载着文旅产业转型的契机,如何让“小帐篷”撑起文旅经济的“大天空”,让烟火气跟绿水青山共存将成为新课题。
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方颖,感谢支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