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黄石寨景区管理委员会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景区发展深度融合,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000万人次,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金名片”。2025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该管委会“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赖泳源 通讯员 王丹
“您好!这是景区导览图,建议按照提示规划游览线路。”国庆前夕,在张家界黄石寨景区党员义务咨询台,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来自新疆的游客讲解。这是该景区服务各民族游客的一个生动缩影。
黄石寨景区推行“片区-组-邻”三级网格化管理,将游览区划分为18个服务网格,由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实现服务全覆盖。“景区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管委会党支部书记覃友志说道。
工作人员为游客送上热茶
景区通过党建地图、廉洁地标、党员义务咨询台等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游客体验之中;大环线沿线“三界亭”(民族团结亭)地标、党员实践基地等,持续宣传民族团结理念;推出“民族团结+”品牌,三年来培训党员干部112人次,通过专题培训、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志愿服务队成为民族团结的“流动名片”。
景区“红石榴”服务先锋队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同心微党课”等活动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三年来,景区年均接待200万人次,提供义务咨询讲解10万余次,为老年、残障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千余次,游客满意率达98%。
在“民族团结旅游示范线”上,导游向游客讲述“向王天子”的传说。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承载着湘西各族人民同根同源、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游客游走奇峰异石间,欣赏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讲解员向游客讲解黄石寨地质地貌
景区开展“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土家打溜子的鼓点、苗家山歌的悠扬、白族三道茶的醇厚,在峰林云海间共同谱写民族团结的赞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各族游客互动体验,情感在交流中相通。景区年均举办民俗展演近20场,参与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了“旅游促三交,文化增认同”的良性循环。
民族团结亭里,图文并茂的展示牌讲述着湘西各族儿女共建旅游景区的奋斗历程;中草药长廊成为各族青少年研学的生动课堂;每一个服务岗都化身“团结驿站”,为游客提供细致服务……如今的黄石寨景区,文化浸润山水,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崭新乐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