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央视
湖北日报评论员 谈牧
“秋假三天,机票便宜三成,景区不挤,孩子还能去稻田里上一堂自然课。”佛山家长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春秋假制度落地后最直接的获得感。近日,浙江率先全省推行、佛山试点开跑,多地密集调研,政策、市场、家庭三方同频共振,一条“教育——旅游——消费”多赢链条正在成型。
一赢在教育。春秋假不是“多放几天”那么简单,而是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重新排入课表。浙江某小学去年试行春秋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课堂”,观察农作物生长、参与非遗传承实践。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核心素养在真实情境中生根。
二赢在市场。某旅游网站数据显示,11月12日至16日期间,佛山出发的机票比去年同期增长2.76倍,热门亲子航班同比上涨近一倍;带动爸妈请假、祖辈同行,平均每个家庭多住1.3晚。淡季出行,游客省钱、企业增收,景区告别“一季养三季”。
三赢在民生。对家庭而言,春秋假是弥合亲子关系的“温暖纽带”。当下,不少家长因工作忙碌难以陪伴孩子,而春秋假提供的“错峰陪伴”机会,让家庭能在踏青、研学中增进交流,缓解育儿焦虑。
四赢在产业。随着秋假时间陆续公布,地方旅行社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产品。课本成了线路图,桂林山水、黄山奇石、秦兵马俑、永定土楼,一篇课文一条线,边走边背诗,把教室搬到路上。价格跟着淡季走,千元出头就能“打卡”语文书,家长钱包不紧张,孩子作业也交差。
春秋假放得好,就是一次活力释放;放得糟,就可能沦为“第三学期”或“托管空档”。只有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为底线,才能把“多赢”从纸面落到地面。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