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很喜欢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毛主席第一次接触到这副对联,是在江西吉安的富水河畔,一个名叫陂头的村子。这里说的陂头,就是著名的“二七陂头会议”召开地陂头村。
图为渼陂古村毛主席旧居
曾经的红色名村陂头村,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区渼陂古村。渼陂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天祥就是青原区富田镇人。1930年,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率领红四军,进驻陂头村,召开二七会议,做出攻打吉安的决策。
毛主席在陂头期间,住在村里的一座房子里面。这座房子里面,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万里风云三尺剑”,下联是“一庭花草半床书”,横批是“名教乐地”。毛主席一看这副对联,就赞不绝口。革命胜利之后,毛主席亲笔书写这副对联,挂在中南海菊香书屋。
图为渼陂古村毛主席旧居的对联
毛主席一生痴迷读书,笔者今天给大家讲三个毛主席爱读书的典故,这三个故事都出自权威出版的党史。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井冈山是县级市,隶属于江西省,由地级市吉安市代管,井冈山上有大井毛主席旧居。
大井毛主席旧居有一块大石头,毛主席住在这里的时候,经常坐在这块石头上读书。“毛主席读书石”是大井毛主席旧居的重要景点,游客可以坐在上面照相。自己拍照不收费,请景区的人拍照并且拿走相片收费25元。笔者当年瞻仰大井毛主席旧居,就花了25元在“毛主席读书石”照相。
图为笔者在“毛主席读书石”的照片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永丰县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毛主席率领红军进驻永丰县的时候,特意交代红军指战员,要注意收集书籍。当时的粟裕刚刚崭露头角,粟裕曾经率领部队,化装进入赣州的宁都县侦察敌情。粟裕所部完成侦察任务之后,从宁都收集书籍带回永丰献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到这么多书籍,立马就赞不绝口。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长征路上。毛主席在陂头村的时候,村里的铁匠梁兴初报名参加红军,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抗美援朝万岁军军长、开国中将梁兴初。长征路上,梁兴初担任红一军团的侦察连连长。
图为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毛主席旧居
1935年9月16日,毛主席召见梁兴初,给他交代作战任务。毛主席命令梁兴初率领侦察连,去哈达铺收集情报,筹集粮食、补充物资。毛主席还特意交代梁兴初,去寻找一批“精神食粮”回来。
梁兴初率领侦察连,在哈达铺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给毛主席收集了一批书籍报刊。梁兴初献给毛主席的书籍报刊里面,有近期出版的《山西日报》。毛主席读了这些报纸,才知道陕北有刘志丹率领的红军,才决定把长征的方向定在进军陕北。
图为渼陂古村的梁兴初将军与夫人任桂兰合影。
从这三个红色故事来看,毛主席特别爱读书看报,无论是在井冈山、还是在中央苏区、长征路上,不管条件有多艰苦,毛主席都喜欢寻找“精神食粮”。毛主席读书很用心、也很用功,再加上毛主席会在实践中结合书本的知识灵活运用,这才练就了救国救民的本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