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深圳的民宿,人们可能马上想到较场尾、海贝湾这样的大鹏新区滨海民宿集聚区。然而,随着近年来深圳人度假方式的变化,深圳的民宿版图也正悄然改变。
记者注意到,除了大鹏新区这个深圳最大的民宿聚集区,近几年东部其他区域热门片区的民宿也开始兴起,例如坪山金龟村、罗湖梧桐山等,深圳西部的光明、宝安等地也陆续涌现出一批具有“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品质的民宿,深圳的民宿正从海岸向山野延伸,实现山海联动、多点开花。
深圳阿卡那拉商管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民宿协会执行会长李超表示,“过去,深圳的民宿主要集中在大鹏。近几年,坪山、罗湖、光明、宝安等地,也都陆续涌现出一批民宿,填补了多个区域的市场空白,使深圳民宿在地域分布上更趋广泛和均衡。”
◎
现状:
从滨海民宿成群
到山居民宿悄然兴起
大鹏新区是深圳民宿业绕不开的起点。依托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大鹏新区成为广东民宿发源地,并发展为十大民宿集群之首。
统计显示,大鹏新区现有民宿1169家、精品民宿95家,客房数超1.1万间,形成了较场尾、海贝湾、官湖三大精品民宿聚集区。在携程官网的深圳精品民宿榜上,前十家都位于大鹏新区。
但海岸线资源毕竟有限,当滨海民宿逐渐成熟之后,依托山野资源的山居民宿正悄然兴起。
在邻近大鹏新区的坪山区金龟村,小而美的民宿群已初成气候:
远山森林美宿仅5间房,却以270度环山视野营造“天然氧吧”居住体验,让客人感觉“住进满眼绿意的山里”;清溪乡舍山丘主打山泉水私汤的宁静疗愈;一粟山溪美宿则以环山露台、田园风光,为家庭出游提供“被自然拥抱的惊喜”......
更靠近市区的罗湖、盐田、龙岗的半山地带,也分布着一些市场自发形成的民宿。它们多是围绕山景资源,主打避暑、徒步等度假体验,成为年轻人、亲子家庭等群体的周末“充电”目的地。
例如,东湖街道坑背村里,坐落着创梧桐民宿、月榕庄民宿、舍那河景民宿等民宿,安静清幽、依山傍水。“住这里可以去周边转转,溯溪、品茶、爬山、喝咖啡......一个值得常来的地方,治愈疲惫的身心。”入住创梧桐民宿的一位网友表示。
除了市场自发,部分区也在积极推动高端山居民宿业发展。
据媒体报道,在马峦山,坪山区已于2024年引入曾打造全国集群民宿村落样板区的“小隐青山集”,计划活化马峦山古村落,打造高端野奢民宿集群。这或将成为深圳东部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落子,预示着山居民宿正从“散点状”的个体探索走向“集群化”的规划发展。
◎
趋势:
“宅度假”潮流或催生
更多差异化“民宿+”产品
这股从海岸蔓延到山野的“民宿潮”,不仅拓展了深圳休闲经济的空间格局,也正丰富都市人的生活方式。
李超认为,散布于城市中的民宿,塑造了深圳更具生活温度的“B面”,可以有效弥补标准化高端酒店和大型商业空间所缺乏的体验,为市民提供了在快节奏中驻足、感知生活、体会城市气质的文化节点。
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背景下,任何小众需求都可能汇聚成可观的客群,促使民宿业态更加丰富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后一种被业内称为“宅度假”(Staycation)的新型度假模式开始加速流行,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在本地或短距离区域内,通过入住特色酒店或民宿,缓解日常压力、追求个性化体验。这一度假模式给深圳的民宿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推动在滨海民宿、山居民宿等形态之外催生更多民宿业形态。
“深圳的品质民宿不仅提供住宿,更融合了多元业态,摄影师跟拍、山地徒步向导、私汤疗愈等层出不穷,很多产业都可以与民宿业态进行融合,形成‘民宿+’的发展模式,例如花艺主题民宿、社群社交型民宿、宠物友好民宿等。”李超表示。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候鸟人群”的城市民宿也或将兴起。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副会长、深圳市民宿协会会长罗健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深圳楼市新政的实施,“城市民宿”这一形态有望兴起。
与传统带院子的民宿不同,城市民宿主要利用城乡居民自有或合法使用的住宅改造,以公寓、老洋房等现代建筑形态为主,且多分布于城市核心区或商圈周边,强调便捷性与都市文化融合。罗健强认为,这类城市民宿可以用于日租,也可以提供给“候鸟人群”月租,例如1-2个月的养老度假。
策划:凤飞伟
撰文:郑伊灵
【作者】 郑伊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