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党晚报】
从大唐遗风天台庵到九龙戏珠大云院再到六朝古建龙门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平顺县一条融合六朝古建文化的公益旅游线路引发社会热烈关注。这条线路由阿里巴巴集团公益联合飞猪平台推出的古建游路线再次上线,带游客看古建、访遗迹,寻根脉、品文化,沉浸式领略中国古建之美。
刚到龙门寺,门前的“遗珠——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标识”主题展就引人注目。该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平顺县文旅局、平顺县石城镇联合推出,天台庵、原起寺、大云院、佛头寺、淳化寺、回龙寺、龙门寺、夏禹神祠等古建介绍一目了然。而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于一体的龙门寺,更是让建筑爱好者如获至宝。
元代的燃灯佛殿、宋代的大雄宝殿、金代的天王殿等六朝建筑在此共生,配合展区内“建筑史书”式的展板讲解,游客们仿佛手握一把穿越时空的钥匙。来自西安的建筑系学生林健惊叹:“课本里的‘木构演变’在这里变成了可触摸的实景,五代的斗拱、宋代的梁架,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技艺的传承。”
走进平顺大云院,唐代木构建筑的古朴与壁画的精美让游客们频频驻足。“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唐代的建筑,斗拱的结构太精巧了,壁画的色彩历经千年还这么鲜活,仿佛能看到当年工匠们的匠心。”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女士一边用手机记录,一边感慨。
平顺古建群的大放异彩,离不开长期以来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平顺县持续加大古建保护力度,对大云院、龙门寺等重点古建进行了修缮维护,同时建立了古建数字化档案,运用3D建模、VR等技术为古建保护与展示提供了新路径。此次“遗珠——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标识”主题展,便是依托这些数字资源,将分散的古建串联成“文化珍珠链”,让游客一站式读懂太行古建的价值。
古建不是冰冷的遗迹,而是可以与当代人对话的文化载体。当游客在龙门寺的大雄宝殿前驻足,看五代的木构与现代的展板交相辉映,便能真切感受到:这些矗立在太行山间的“遗珠”,正以文化的力量,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些古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它们,更要挖掘其文化内涵,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平顺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平顺县将继续坚持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探索古建活化利用的新方式,推出更多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文旅产品,深化古建研学、数字文旅等业态,让更多人了解平顺古建的价值,推动古建保护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