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楚雄纪行之十一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吴家良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自永仁县城向东北驱车十六公里,群山环抱之间,一座平顶山峦跃入眼帘,这便是因形如方桌书案而得名的永仁方山。
这里山高林密,湿度宜人,年平均气温仅11.9℃,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成昆铁路的汽笛与108国道的车流在此交汇,却未曾惊扰山中的幽谧与宁静。
甫入山门,清风便拂面而来,林间湿润恰到好处,方知“清凉世界”名不虚传。
翻检古籍,道光《大姚县志》早有记载:“在城东北二十四里,四面视之皆平正、方广,入山,则林峦奥曲,岩壑幽深……顶有龙湫,四时不涸,静德寺居其巅。”《滇系》亦赞其“幽其莫尽”。
方山不愧为西南名山,风光秀丽,气候温润,山势磅礴,泉流清冽。这里集险峻、古朴、幽雅、秀丽于一体,融山川自然、历史人文与民族风情于一炉。
望江岭、珍珠滴水岩、七星桥、仙女潭、老鹰岩、孔明洞、寒泉瀑布、犀牛塘,构成方山八大胜景。登临望江岭,千山叠翠尽收眼底,金沙江如银练东去;珍珠滴水岩上,清泉滴落,宛若天珠飞溅。方山不仅风光绝美,更因地处川滇陆路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沿石阶徐行,首登望江岭。立于望江亭极目远眺,但见群山如碧浪翻涌,金沙江蜿蜒东流。秋阳正好,三省交汇的壮阔图景徐徐展开,东望四川会理层林尽染,北眺攀枝花仁和城郭隐约,南观金沙江奔流入元谋境内。
松风过耳,涛声阵阵,恍惚间似闻三国时诸葛武侯屯兵万马之蹄音。相传诸葛亮南征曾在此扎寨,至今仍存营垒遗址。如今方山已初具规模,建有诗绿尔仪度假村等设施,成为攀枝花市民休闲避暑的理想去处。
西行至珍珠滴水岩,泉珠叮咚,坠入青苔石阶,在秋阳斜照中折射七彩光晕。穿过七星桥拱形石洞,仙女潭碧水映红枫,老鹰岩险峻摄人心魄。最引人驻足的当属诸葛营遗址,残存的石垒墙基在荒草间低语千年烽烟。当地彝村仍流传着丞相南征的传说,农家乐的腊肉炊烟里,竟品出了古今交融的悠长滋味。
游方山,可于诸葛营遗址观古今天下,往诸葛彝村品农家风味,入仙人峡谷享幽静奇幻。清晨观日出,烟波浩渺,朝霞绚烂;日暮赏夕阳,古道鎏金,秋意如诗。
暮色渐浓时,我立于犀牛塘畔,看夕阳将寒泉瀑布染作金绸。山间古道铺满斑驳秋叶,令人遥想当年马帮铃响的岁月。今日方山,已发展成为集避暑疗养、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胜地,与元谋土林、武定狮子山共筑滇北旅游金三角。然而,那份隐于山川之间的文人意趣,始终未曾改变。
方山永仁,这座横陈于川滇要冲的“天然书案”,不仅承载着地理奇观,更铺展着一幅跨越时空的人文长卷。此番秋游,既见天地壮阔,又得历史纵深,方山永仁正静待每一位行者前来细细品读。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方山永仁,西南边陲的清凉书案
作者简介:吴家良,云南大学哲学学士,大理州破格中职新闻编辑,大理历史文化践行者,大理州徐霞客研究会顾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