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德比”
-战火再燃 共赴凉山-
亲爱的阿山:
见字如面,心已启程。
你那一纸热情洋溢的邀约,像一缕穿过金沙江峡谷的风,带着邛海的湿润与凉山秋日的爽朗,轻轻落在我的掌心。我反复读了三遍,每一遍,心头都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属于我们攀西大地特有的、滚烫而质朴的情谊。
图源:幸福东区/西昌发布
你说起上个月在攀枝花的那一役,我亦心潮难平。那抹“攀枝花红”在看台上如火焰般燃烧,不是挑衅,而是欢迎;不是对立,而是共鸣。
图源:盐边融媒
我们齐声呐喊,不是要比谁更高亢,而是想让彼此听见——“攀西一家亲”,从来不是口号,而是流淌在你我血脉中的共鸣。
图源:西昌发布
若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你我,便是河上并行的两叶舟。
你提到的南方丝绸之路,让我心潮起伏。你是古道核心,而我,则是古道向南延伸的“南向门户”。
图源:这里仁和/凉山文旅
你那里的马蹄印刻着岁月的厚重,而我这里的迤沙拉村,亦见证着古今。走在村内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听见昔日马帮铃音的回响,看见旧时商旅往来的身影。
图源:这里仁和
我们共同见证了西南民族迁徙、文化交融的足迹,也共同守护着这条路上不曾断流的人文血脉。
图源:这里仁和
说起红色记忆,你以彝海结盟的肝胆相照树立起民族团结的不朽丰碑,用长征路上的星火点亮信仰的明灯。
图源:凉山文旅
而我,则以“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铮铮誓言,在金沙江畔的荒山峡谷中,用钢钎和铁镐谱写出“百里钢城”的创业史诗。
图源:幸福东区
你那里有彝海结盟的初心闪耀,我这里则有“十三栋”“兰尖铁矿”留下的奋斗烙印。三线建设者们在“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中筑起的不只是厂房,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
图源:幸福东区
你传承着长征路上的信仰火炬,我守护着大田会议旧址里定下的钢铁意志——那是三线建设者“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的奋斗起点,也是“钒钛之都”崛起的原点。
图源:这里仁和
我们一个以热血写就民族团结的史诗,一个以钢铁铸就共和国的工业脊梁。这份精神,一脉相承,从未割裂。
若说风光是一幅长卷,那你我,便是画中互补的两抹“彩”。
你说我们是“康养界最佳搭档”,我深以为然。你以“四季如春”的惬意温柔了岁月,我则以“冬日暖阳”的明媚定义着时光。
图源:幸福东区/凉山文旅
你有邛海湿地的温柔,我有金沙江大峡谷的壮阔。江水奔流,切割出险峻的崖壁,也雕琢出“攀西地质教科书”般的奇观。
图源:这里仁和/凉山文旅
你有泸沽湖的静谧,我有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那里被誉为“天然氧吧”。
图源:盐边融媒/凉山文旅
你有螺髻山的温泉瀑布,我有红格温泉的氤氲如烟。你以壮阔滋养心境,我以温润疗愈身心。
图源:攀枝花文旅/凉山文旅
我们从不争谁更美,只因我们知道——攀西的美,从来不是单选,而是多选;不是对比,而是互补。
若说生活是一首民谣,那你我,便是歌中不同的两个声部。
你钟情西昌米粉“小米辣+醋蒜”的酣畅淋漓,我亦偏爱攀枝花羊肉米线汤底醇厚、薄荷清香的独特风味。
图源:盐边融媒/凉山文旅
你备好“一鱼三吃”的渔家宴,我也想与你分享盐边人家的家常至味——油底肉的醇厚咸香、盐边牛肉的鲜嫩劲道、泡菜鱼的酸辣开胃。
若你胆识过人,不妨挑战一道“爬沙虫”,尝尝这份令无数食客既畏且恋的奇特珍馐,做一回真正敢尝鲜的“钢铁勇士”。
其实,情谊的真谛,恰似这多彩的饮食——你有彝家宴的豪迈奔放,我有傈僳菜的质朴浓烈。
这萦绕在攀西大地上的烟火气,从来不止一种风味,而是多民族交融的舌尖盛宴,也是你我心照不宣的温暖共鸣。
阿山,说了这么多,最期待的,还是那场“攀西德比”。
你说你主场的氛围不输我,我信。凉山球迷的热情,我早在上一回合就领教过,“凉山得拉”的呐喊,至今还在耳边回响。
图源:凉山文旅
这一回,我也不会示弱。攀枝花球迷的“攀枝花红”,将再一次如火焰般,在凉山民族体育场点燃。
我们为胜利而来,更为情谊而至。
10月26日,凉山民族体育场,我们不见不散。
即将相见的阿花
2025年10月25日
素材来源 | 攀枝花文旅
综合整理 | 凉山文旅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我们期待您是下一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