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南汀河面,位于临翔的佤山凤城已开始热闹起来。从民族歌舞广场上传来的打跳音乐,到星光夜市升腾的烟火气息;从星级酒店的服务,到街角民宿飘出的茶香……这座镶嵌在“恒春之都”的城市文旅综合体,正以“全链条、沉浸式、高品质”的服务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留下来、住下来、融进来。
近年来,临翔区立足“中国恒春之都”“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金字招牌,紧扣“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以佤山凤城、茶马古镇等项目为核心载体,整体打包推进旅游综合体建设,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奇情养商学闲”12大业态有机融合,打造出一条从感官体验到心灵共鸣的文旅消费新路径,为临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包式”文旅综合体——
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以前我们来临沧,就是‘一日游’,看看景点拍拍照,当天就走。现在住在佤山凤城,白天逛景区、晚上逛夜市,还能体验民族打跳、喝地道普洱茶,我们一家已经住了五天,还打算再住几天!”来自四川的游客李女士笑着说道。
佤山凤城不同于传统的旅游景区,它坐落于临翔主城区,距离高铁站2公里、机场20公里,与城市生活无缝衔接,是一座“城中之城”。项目规划面积12000亩,以“中国—印度洋城市会客厅、佤缅文旅新城”为定位,高标准建设集住宅、公寓、国际星级酒店、特色美食街、水上市场、歌舞广场、商业综合体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文旅集聚区,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
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下,佤山凤城突破传统景点分散、服务碎片化瓶颈,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一站式”供给。
目前,佤山凤城已入驻酒店、民宿、客栈22家,可提供客房1000余间;引进餐饮、零售、文创、娱乐等业态商户超500家,其中“南汀河·星光夜市”更是汇聚了500余户经营者,日均人流量破万。2024年以来,佤山凤城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临沧文旅会客厅”。
“沉浸式”文化体验——
民族风情是“招牌”
步
在佤山凤城,文化体验不是旅游的附属品,而是核心竞争力。
走进莫罕丽广场,身着各族传统服饰的演员们随着鼓点起舞,游客们自发加入“打跳”队伍,欢声笑语不断;傣族泼水节的欢腾水花与拉祜族芦笙的悠扬旋律交替上演,非遗文化在这里“活”了起来。
佤山凤城通过常态化举办“佤山凤城木瓜音乐节”“泼水狂欢季”“新米节”“丰收季”等20余项主题活动,以及“民族打跳”“非遗展演”“茶艺体验”等日常互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遇见临沧 如回故乡”的闲适惬意。
“我们通过发掘当地佤族、傣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结合民族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等多种形式,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让每一位到来的游客都能感受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独特魅力。”临沧海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监任玲说。
此外,佤山凤城还将民族文化注入建筑风貌之中。佤族干栏式建筑、傣族竹楼元素、拉祜族纹样巧妙融入街区设计,就连商铺门头、路灯造型都充满民族韵味。
“全链条”服务升级——
从“流量”到“留量”
旅游的核心是体验,佤山凤城构建了分层服务体系,星级酒店满足高端商务与家庭出游的精致需求,精品民宿以“一院一主题”的特色设计带来个性化体验,家庭式公寓则配备厨房、洗衣等生活设施,让长居游客感受到“家”的温馨。
以“南汀河·星光夜市”为核心引擎,项目创新推行“每周一个小活动、每月一个大主题”的运营模式,将临沧风味小吃、民族手工艺品、非遗展演与东南亚特色商品巧妙串联,让夜市不仅成为美食聚集地,更转型为集文创、演艺、市集于一体的夜间消费地标,吸引游客争相打卡。
依托区位优势,佤山凤城联动玉龙湖景区、南汀河沿岸生态步道等资源,构建起“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让游客无需为行程安排烦忧,真正实现“零负担”畅游。
此外,项目还集中打造了民族特色商品集聚区,临沧茶叶、咖啡、坚果、民族服饰等“临沧好礼”在此汇聚,并通过“电商直播+线下展销”的融合模式,既保留了市井购物的烟火气,又提升了消费的便捷性与信任感,让游客能够“买得放心、带得走心”。
从住宿到出行,从游玩到消费,佤山凤城以细节打磨推动服务品质整体提升,让游客在“恒春之都”真正实现“旅居即生活”的深度体验。
“多联动”机制赋能——
政府+市场+群众共绘同心圆
佤山凤城通过创新建立“政府+企业+乡镇+村(社区)+居民”五方联动模式,共同激活了地方文旅经济的“一池春水”。“以前房子空着没人住,现在租给公司装修成民宿,每月能稳定拿1000元租金!”忙畔社区居民陈先生说。
目前,已有50余户居民将闲置房屋返租给企业,改造为家庭式酒店,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10个乡镇文艺队通过常态化演出获得稳定收入,真正实现“文化富民”。
佤山凤城通过整体打包规划、全要素整合、多业态融合,不仅激活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链条,也重塑了“旅居即生活”的体验逻辑,让“恒春之都”的生态优势、“民族之乡”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价值。
“下一步,我们将以佤山凤城等文旅综合体为支点,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更多文旅项目串珠成链,打造‘全域皆景、全季可游、全民共享’的文旅新格局,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临翔绽放更迷人的光彩。”临翔区文化旅游局旅游股股长李宗艳说。
作者:易思敏 杨滢铢 陈欣蕊
编辑:杨 斌
编审:付天美
责编:赵菁菁
总编:王泽思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