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花江的柔波与佳木斯城市的脉搏交汇处,一座镌刻着青春与热血的广场静静矗立——这便是佳木斯知青广场。它不仅是沿江风景带上的一处人文地标,更是一部用建筑与艺术凝铸的史诗,向每一位到访者深情讲述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十万知识青年在北大荒的壮阔历程。
步入这座占地约1.3万平方米的广场,您的目光会立刻被广场中央高达15米的主题雕塑所吸引。它如同一页被时代洪流掀开的巨幅史书,铜与不锈钢铸就的“书页”凌空欲飞,上面镂刻着“1968”的字样和毛泽东同志那鼓舞了一代人的题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不仅是历史的定格,更象征着知青们在艰苦岁月中思想与意志的升华。雕塑下方,身体健硕的男知青驾驭着昂首向前的拓荒牛,人与牛都充满了不可阻挡的活力与动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一代人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精气神”。基座部分,三块影刻着水波纹路的黑色大理石,沉静而厚重,代表着滋养万物的三江平原黑土地,寓意着知青们已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融,成为它永恒的儿女。
环绕主雕塑的,是四组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开拓进取”为主题的浮雕墙。它们仿佛历史的胶片,一帧帧回放着当年的场景:知青们戴着红花,在乡亲们的欢迎中奔赴边疆;他们与当地百姓并肩劳动,在广袤的荒原上开垦出万顷良田;他们在劳动间歇学习交流,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孕育了后来的棋圣聂卫平、作家梁晓声等各界英才。浮雕背面,还留有许多知青代表的题字与签名,字里行间满载着他们对佳木斯、对黑土地的无限眷恋与人生慨叹。
广场北侧,一座向松花江心延伸的亲水平台,是凭栏远眺、感受江风的最佳去处。尤为引人深思的,是连接主广场与亲水平台的九座纪念门廊。它们象征着知青开垦建设北大荒的九个关键年头(1968-1976)。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光长廊,从初到北大荒的憧憬,到垦荒播种的艰辛,再到传播文明的坚守,以及那份深植于心的期待与怀念,每一步都耐人寻味。更令人动容的是,地面上精心镌刻着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知青手印与签名,他们中既有成就卓著的时代精英,更有将全部青春默默奉献于此的无名英雄。
当夜幕降临,高杆灯与地埋灯交相辉映,广场在光影交织中焕发出别样的庄重与璀璨。今日的知青广场,已不仅是佳木斯红色旅游的核心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桥梁。它邀请着后来者在此驻足、沉思,感受那段火红岁月里的理想、奉献与家国情怀。
旅行贴士:
· 地点: 佳木斯市松花江畔沿江景观带与和平路交汇处。
· 核心看点: 中央主题雕塑群、四大主题浮雕墙、九座纪念门廊、亲水平台、知青手印签名地刻。
· 游览体验: 建议傍晚时分前往,既可观赏日景的恢弘,也能领略灯光夜景的绚丽,感受江风与历史的对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