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东北旅游是真的 “杀疯了”!前阵子还听人说东北秋景是新疆的 “平替”,没几天就直接逆袭成 “贵替”,机票价格翻倍,酒店更是涨得离谱。
更有意思的是,东北本地人不少还在三亚度假呢,全国游客已经扛着行李往东北冲了,就说国庆那几天吧,吉林一个省就接待了 3473 万人次游客,花掉的钱足足有 252.9 亿。
长白山更夸张,挤进来 22 万人,黑龙江伊春的酒店民宿入住率都突破 97% 了,一开始看到这数据我都有点懵。

后来翻朋友圈才发现,以前大家晒的都是新疆阿勒泰的秋景,现在全换成东北的五花山了,本来想吐槽 “哪儿来这么多人”。
但看朋友发的天池照片,又觉得好像能理解这热度 , 这哪是小众秘境啊,分明是顶流网红才有的排面。
媒体造势,把秋景喂到眼前
东北这波火,真不是靠运气,是地方文旅早有准备,第一步就是靠媒体 “组合拳”,把东北秋景直接 “喂” 到全国人眼前。
光有好风景没用,得让人知道才行,吉林文旅先是找了中央重点媒体,发了超 200 篇报道,用权威声音先把名气打出去。
这招其实很聪明,毕竟官方背书比啥都管用,能先打破大家 “秋景只认新疆” 的固有印象,然后就是社交平台发力,达人、网红扎堆去打卡。

“吉林什么是高” 那个话题下,单条短视频播放量就破 5000 万,“长白秘境”“延吉公主” 这些话题更是 30 多次上热搜,全网曝光超 20 亿次。
我刷短视频的时候也被种草了,刷十条有八条是东北的五花山、天池,想不心动都难,这让我想起之前淄博烧烤爆火,其实都是一个逻辑 , 用社媒把亮点放大,让大家想忽略都不行。
交通升级,解决距离难题

风景再好,路远也会劝退一半人,东北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国庆前就把交通问题解决了,这步棋走得比新疆稳多了。
沈白高铁和 G331 吉林段国庆前同步开通,直接打通了 “追秋” 通道,以前从北京去长白山,坐火车得熬一宿,现在 4 小时就能到沈阳。
从沈阳出发再坐 2 小时就到长白山,真正实现了 “朝发午至看天池”,国庆第一天长白山站就涌来 1.3 万人,沿线白山、通化的旅游订单也涨了不少。

G331 公路更厉害,被称作 “中国北境公路之王”,吉林段直接把长白山、高句丽遗址、鸭绿江这些文旅 IP 串起来了。
一路能看森林、河流、草原,热度都快赶上 318 和独库公路了,国庆期间车流涨了 4 倍多,搞不清新疆为啥没跟上这节奏。
毕竟对游客来说,谁不想花更少时间看更多风景呢?东北这一下就把 “单点爆款” 变成了 “全域盛宴”,优势一下就显出来了。
体验服务,把游客留下来
让人来只是第一步,能让人留下来花钱才是真本事,东北这次在体验和服务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长春新民大街搞了复古集市和街头演绎,105 万人挤着去逛,辽源翻新的小食街,把裸眼 3D 屏幕和烟花秀结合起来。
开街就成了 “黑马”,延边朝鲜族民俗园更会玩,白天搞非遗展演,晚上开 DJ 派对,22 万人一边看传统歌舞一边蹦迪,这种反差感真的很吸睛。

本来以为 “传统 + 潮流” 会很违和,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看来游客就吃这一套,服务上也很贴心,长春净月潭晚上风大。
景区直接给坐缆车的游客发棉袄,黑龙江更实在,32 家 A 级景区免费开放,还发 255 万消费券刺激购物。
如此看来,游客愿意花钱也正常,长春的元盛居火锅、状元阁烧烤都冲进全国热门餐厅前 25,吉林市河南街商圈收入涨了不少。

全省酒店间夜量也涨了 36.1%,长白山度假区要么满房要么入住率超 90%,这哪是 “路过打卡” 啊,分明是把东北当成了度假目的地。
爆火背后,不是偶然是必然
东北秋天的爆火,从来不是 “突然走红”,是文旅在营销、交通、产品、服务上全方位升级的必然结果。

从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到主动吆喝造爆款,这不仅是东北的胜利,更是中国季节性旅游从 “靠资源吃饭” 到 “靠产业驱动” 的缩影。
以前总觉得小众旅行地火是靠 “运气”,现在才明白,没有谁能随便成功,东北这次把每个环节都想到了,让大家知道、让大家好来、让大家愿留,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
说不定下次再找小众旅行地,又有哪个地方在悄悄准备这样的 “组合拳”,等着成为下一个 “顶流”。

而对我们游客来说,能有更多好玩的地方可以选,其实也是件好事 , 毕竟旅行的意义,不就是去发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