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金秋时节总是如此唯美且短暂,持续一周晴朗天气的富阳,桂花盛开、稻香谷丰、万物成熟。
在这块以山林丘壑与江河为主要地势的土地上,山间层林浸染,晨间云雾缭绕若仙境,午时暖阳熏人醉。
一条条在崇山丘壑间、大江溪流畔蜿蜒曲直的乡村公路,为旅途中的人们,默默送上了一份秋日的田园浪漫体验。
本期,记者将为您推介一条富阳美丽乡村公路——南新线。
X419南新线,位于鹿山街道和渌渚镇之间,一片“山”字形的山地中央,是来往两地间最为便捷的交通主干道。
公路起点与G320相接,路线途经三合、五四、新祥、新岭、新浦等行政村,终点与S218安龙线相连,线路全长18.545公里,其中鹿山街道境内8.147公里,渌渚镇境内10.398公里。
序
01
曾经一路颠簸,漫天扬尘
初次到南新线,还是因为十多年前的一次采访。
那辆陈旧的桑塔纳一路颠簸,沿蒋长线公路(今S309鄞开线)至鹿山街道南山村前的320国道信号灯路口,前方便是南新线的起点。
司机朝着眼前漫天扬尘的道路嘟了嘟嘴:“喏,那里就是通往上里山的方向,把车窗都摇上去吧。”
小车在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穿行,过三合、五四等村落,我们看着窗外的风景,聊着有关上里山地区和里山镇的历史由来。
越往内,周遭变得越恬静,路上车辆稀少,空气也逐渐清新起来。道路两侧竹影摇曳,从窗外吹来的风开始有了凉意,让逐渐倦怠的我稍许清醒了些。
02
时隔十余年重访
田园浪漫主义写真
深秋和冬季,是探访南新线公路的最佳时节,午后阳光顺着山间公路走向一路播撒,将农舍和田野渲染成一片朦胧。
如今的公路较之当年,是如此宽敞、平整、洁净,深冷色的沥青路面混入暖色调光影,完美融入乡村画卷中;远离喧嚣的空灵感,仿佛让时光也放慢了脚步。
漫步在路上,不时能看到农人在田间捡拾稻穗、用锄头翻整着土地。
紫白相间的豌豆花瓣被风吹落,黄狗肆无忌惮地躺在公路上,偶有车辆擦身而过,它也懒得睁眼瞧瞧,只是漫不经心地抖了抖耳朵,继续打起了盹儿。
阳光里,穿着花布棉衣的阿婆端着青花瓷碗,一边沿路坎踱步,一边往嘴里扒拉着午饭,看到对面有好姐妹走来,阿婆笑咪咪打起了招呼,露出一口残缺的假牙。
正聊着,她看到对方怀中襁褓里熟睡的婴儿突然露出一只小脚,神情立马严肃起来,迅速伸手将那只小脚握在掌心捂了捂:“给小孩加双袜子吧,看脚底板都有点凉了。”
△村民前往田地劳作
下午2点,太阳倚在西南方山尖上,没了正午般的神气。阳光透过云层、穿过山坳,打在公路边老屋的红砖墙上,泛起一片金色。墙角处,已经整齐堆满了成捆干柴、垒着七八只橙红的老南瓜。
空气里依然飘浮着从渐冷的土灶里传来的淡淡柴火味道,结束家务活的妇女们纷纷拎上一张竹背椅,向村口小店、健身广场聚去——在那里,一场热闹的茶话会即将开启。
老头儿们自然是不屑加入的,他们穿着笔挺的布衣,背起手,在马路牙子上哼着戏曲散着步,并且时不时地视察一番公路上往来的陌生车辆和面孔。
也有闲不住的老人,穿着已经被洗得发白的“六四”旧军服,喊上老伴儿,在院子里铺开了架势。他们从竹篾筐里取出刚从地里挖来的番薯,一一洗净、切片后上笼蒸煮,随后铺在场院里晾晒成番薯干。等到周末孩子们归来,又能品尝到香甜的农家零嘴味道。
门外梧桐树下,老妇默默地坐在候车亭里,翘首期待熟悉的2116路公交车。
公路时而平缓,时而幽深。晴空之下,山鹰引路、蒲苇饰旅途,思绪却如浪涛澎湃。
山风渐冷,我下意识裹紧了衣领,也坐在田埂旁休憩,看乡村公路上人来车往。
夕阳洒在金色稻田上,将秋意染得如此深浓。公路的尽头,是穿越另一个世界的结界。
长路蜿蜒,无论直行或是转弯,我们最终都会越过山隘,一路向前。
南新线最早建成于1980年,区交通运输局于2008年对起点段3.7公里进行改扩建,2013年对终点段2.54公里进行改扩建。此后由于长期使用、积水侵蚀,部分路段出现病害。
今年4月,区交通运输局开启南新线修复养护工程,对南新线部分路段共4.350公里路面进行修复养护。
6月修复养护工程完工,公路颜值、功能得到再提升。
来源:富阳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