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礐石街道澳头社区,老巷深处飘来饭菜香,侨宅改建的餐饮店亮着暖光,新业态在旧砖瓦间悄然生长——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下,这里正以“最美侨乡风貌带”建设为抓手,从空间活化到文化深耕,从环境提质到产业赋能,一步步将“城郊融合”的蓝图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实景画。
据介绍,澳头社区紧扣“城郊融合类”定位,围绕“发展文商旅路线,建设海员之乡美食聚落”目标,从三个方面夯实基础:在空间活化上,通过推进海鲜美食街升级与社区休闲公园建设,显著提升了街区环境品质,多家大排档的鲜活海鲜和特色本地小吃店吸引着饕鬄食客;通过老村活化美化建设,激活百年老宅与健康素食深入融合,塑造素食主理人品牌,营造原生态休闲消费特色街区。
在侨乡品牌打造上,澳头以“113”工作思路为引领——擦亮“侨”字招牌、做强物业租赁经济、带动群众共建共享共富。在中铁十六局的结对帮扶下,昔日古朴的石屋打造为区内首个乡村国际海员俱乐部,成为旅外侨胞的“精神家园”,村史文化长廊也成了讲述家乡故事的新窗口。
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湖田肚区域“一环四支”公共空间改造成为示范点;后港路与老村片区的“三线”整治持续推进,日常保洁机制日益完善,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如何让侨文化“活”起来?澳头社区从三个方面入手:文化挖掘上,着手开展普查侨宅、收集侨批等历史资源,逐步建档,多次开展调研与专题推进会,摸清文化家底;场景打造上,国际海员俱乐部、“火船巷”、华侨文化公园、海员文化广场等地标相继建成,20多处“侨”文化宣传设施点缀其间。大榕树休闲公园、海石露台等场所升级开放,4000多株七彩三角梅沿乡前路与主村道盛放,为侨乡添上一抹亮色;乡亲联动上,社区建立了动态更新的乡亲名册,借助春节、清明等节点主动联络,依托旅港澳头同乡会等平台,引导乡亲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出资出力。
面对项目进度、产业融合、长效机制等难题,澳头社区也拿出了具体对策:项目建设方面,推动国际海员俱乐部等项目尽快试运营,启动粮站青创中心招商,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品牌升级方面,深化“113”思路,推动侨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向沉浸式体验。主理人美食庭院、数字文明公社等新业态逐步推进,让游客不仅能看,更能体验、能感受。长效机制方面,深化网格化管理,把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治理根基更牢固。
站在新的起点,澳头社区将继续围绕“113”工作思路,汇聚乡亲智慧与力量,把桑梓情深转化为发展动力,努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的生动样本。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余丹
通讯员 黄晓涵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