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山西省阳城县抗日民族政府红色抗战纪念馆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阳城县抗日民族政府坪泉纪念馆
10月28日,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我踏入了这座纪念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刚走进纪念馆大门,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纪念馆一角
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有锈迹斑斑的枪刺遗物、土石雷等,它们曾在战场上发出怒吼,击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有破旧不堪的军用物品,那上面仿佛还残留着先辈们的汗水与热血;还有泛黄的文件和照片,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阳城县抗日民族政府坪泉纪念馆一角
顺着展厅的指引,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展板上详细介绍了阳城县抗日民族政府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
图右一:阳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王相民讲述纪念馆的红色历史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阳城县的热血儿女们挺身而出,他们不畏强敌,不惧牺牲,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在崇山峻岭中打游击,在敌人的封锁下坚持生产,用智慧和勇气保卫着这片土地。
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些英雄们的事迹。他们有的为了掩护群众转移,独自面对敌人的枪口;有的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依然坚守阵地,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的名字或许并不为世人所知,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安宁,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工作人员,我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左一:坪泉村党支部书记原美霞,图左二:中国晨报副总编关晓云,图左三:阳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王相民合影
这次走进阳城县抗日民族政府红色抗战纪念馆的经历,就像一场生动的历史课,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相信,这些红色记忆将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中国晨报副总编/关晓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