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与西安,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贾谊这位西汉政论家、文学家牵起命运的线绳。
10月28日、29日,2025“星城万象 湘聚未来”长沙·西安城市对话季在长沙举行。
两座千年古都的缘分如今迎来又一次回响——继7月在西安举行的“山河智链 逐新致远”主题城市采风活动之后,10月28日、29日,2025“星城万象 湘聚未来”长沙·西安城市对话季来到长沙,两座城市的媒体人与网络达人组成的调研团走进生产基地、实验剧场、街头巷尾,再度开启一场“长”来“长”往的城市对话。
当西安的媒体人带着历史的瞳孔走进长沙,他们看到的,不仅是网红城市的表象,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关于制造、关于青春、关于人间烟火,也关于中国城市生生不息的答案。
一条走了两千年的路
公元前177年,一位名叫贾谊的年轻人离开长安,孤身向南。
他身后的长安,是盛世的中心;他前往的长沙,是遥远的边陲。那时的他或许不曾想到,这一路,会成为两座城跨越千年的序章。
贾谊故居。
斗转星移,长安已成西安,而长沙三千年未改其名。
贾谊在长沙写下《吊屈原赋》《鵩鸟赋》,将中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如同一条隐秘的河流,悄然汇入湖湘文化的血脉,成为其源头之一。
一座天心阁,半部长沙史。
一条走了两千年的路,如今被重新唤醒。
当西安的媒体人踏上这片土地,他们不仅是来观察一座城市,更是来寻找一种呼应——历史与当代的呼应,厚重与青春的呼应,诗与远方的呼应。
一部手机的回响
聂海峰停住了脚步,在蓝思科技黄花基地展厅内的一张展台前,上面摆放的,是蓝思科技在千禧年后为3款手机提供的划时代产品。
作为西安知名自媒体“西安城记”的创始人,聂海峰拥有过许多“时代的眼泪”,眼前展台上的那款摩托罗拉V3,便是其中之一。
蓝思科技自动化车间。
“太熟悉了。”他对同伴说,仿佛在确认一段尘封的青春。“当年我用的就是这部手机,现在还保存在我西安家里。”
时空仿佛在那刻奇妙地折叠。十多年前,这家长沙公司带来的精密屏幕,点亮了在古都西安的青年观察者的世界;十多年后,已成为城市记录者的他们,与这部手机在长沙重逢。
这种“正中眉心”的触动,在希迪智驾的展厅内变得更为可感。只需轻摇操纵杆,就能实时操控三公里外的一台挖掘机——来自西安的自媒体博主田斌,亲身体验了一把从未接触过的挖掘机驾驶。
“感觉太神奇了,像在玩游戏,但眼前的一切又都是真实的。无论是铁建重工的盾构机,还是中联重科的先进装备……亲眼见到这么多‘大国重器’,我真切感受到中国工业的飞速进步。”他兴奋地分享道。
来自西安的自媒体博主田斌体验希迪智驾远程驾驶舱。
田斌所体验的,正是长沙智能制造浪潮中的浪花一朵。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展,则让人领略到整片创新海洋的壮阔:540余件长株潭地区科技创新最新成果汇集于此,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步伐清晰可见。
中联智慧产业城园区智能产线一景。
“没想到长沙在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等底层架构方面做得如此出色。”来自西安网的董越说,长沙与西安同样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都面临着老城焕新与能级跃升的时代课题。两座城市在气质与禀赋上不乏相通之处,未来在发展中更可相互借鉴、优势互补。
从一款经典的手机面板,到今天应用于各类场景的工程机械与精密零部件,长沙的智能制造,始终与全球脉搏一同跳动。近年来,长沙培育了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了12个经济产业园区、17条产业链、6个千亿级产业群、近9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正不断从“工程机械之都”向“智造之城”迈进。
如今,长沙的智造脉搏,被一群最懂历史的眼睛看见——他们来自西安,他们懂得何为“厚重”,也因此更能识别何为“新生”。
一场剧目的共鸣
在橘子洲头,一场沉浸式青春剧场《恰同学少年》正在上演。没有观众,只有“同学”。
没有传统的舞台和观众席,来自西安的媒体人们在经历“分班”后,走进百年前的湖南第一师范,成为“新生”,与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历史人物共同经历那段风华岁月。
“同学,让我们隔着百年的时光,一同恰同学少年!”当“学长”向观众伸出手,大家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参与其中。
《恰同学少年》青春剧场。
演出结束后,自媒体博主“皮卡晨”很是感慨,这位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以“不倒翁小姐姐”而走红网络的博主,始终在思考如何带来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旅体验。
“我不是在观看历史,我是在经历历史。”“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说。在西安,她演绎盛唐的雍容;在长沙,她被青春的炽热击中。
“西安讲的是盛世辉煌,长沙讲的是少年理想。”
历史的生动再现,背后是科技力量提供的强大支撑。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里,4000多家“文化+科技”企业蓬勃发展。数字孪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让红色精神“可感可触”的桥梁。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核心新建区航拍。
《问苍茫》《理想照耀中国》等剧作,以恢宏笔触书写民族记忆,实现历史题材的青春化表达、时代化共鸣;《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多元视角展现当代中国女性群像,掀起全社会关于价值认同与自我实现的广泛讨论;《守护解放西》以真实诙谐的叙事贴近年轻人,五季以来播放量突破12亿,豆瓣评分最高达9.2,树立了警务纪实品牌的新标杆一一长沙用当代语言,讲好了两种历史:一种是国家史诗,一种是人间烟火。
一座城市的烟火
“自己再多待几天。”
几天工作行程后,自媒体博主宋梅并没有着急收拾行李返程西安,而是决定独自在长沙多留几天。
越夜越美丽的长沙。
作为专攻城市文化的创作者,她对长沙的过往印象,来自各个社交平台上的美食小吃、璀璨夜景。但当她真正站在夜晚的喧嚣的渔人码头,看着一江两岸的灯光秀倒映在开阔的江面上时,她终于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人感”。
“一岸是璀璨夺目的光影盛宴,另一岸却飘着美食香气,城市的华美乐章与市井烟火气在湘江两岸完美交融,让夜色愈发醉人。”宋梅在朋友圈中如此写下。
如宋梅所言,西安与长沙,一北一南,一静一动,仿佛历史与烟火在此隔空对话,西安的脚下是千年的历史,长沙的身边是流动的烟火,两座城市以不同形式绘就着中国城市的夜经济面貌。
在西安,夜间开放的西安博物馆、城墙脚下的乐队狂欢、永兴坊的地方美食、巷子里灯火通明的小酒馆、灯火辉煌的大唐不夜城......夜游项目不仅串联起千年文脉,更让这座古城在每一个华灯璀璨的夜晚,为往来者开启一场与盛世长安的时空对话。
在长沙,一江两岸璀璨夜景、岳麓山下文化夜市、潮宗街潮流小店、四方坪特色美食,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颐而康等网红店……夜经济不仅点亮这座“不夜之城”,更让这座城市连续3年荣登“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
长沙新消费研究院的大屏上,跃动的数据印证长沙烟火活力。
湘江之畔,长沙新消费研究院的大屏,正为这份触手可及的“活人感”提供着最有力的印证。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长沙商品消费总额达449.31亿元,同比增速5.2%。其中,作为城市烟火气核心的五一商圈,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4.11%,活力尽显。
回首望去,当年贾谊走过的漫漫路途,如今灯火通明。
“诗在,长安便在。”《长安三万里》如是说。
而在长沙,西安的媒体人看见了另一种存在:“远方在,长沙便在。”
这远方,不是地理的遥远,而是一种永恒的奔赴——在智能产线上、在青春剧场里、在湘江夜色中。
贾谊串联起的,不只是长安与长沙,更是诗与远方、厚重与青春、历史与烟火。
当西安的媒体人带着历史的尺度而来,他们量出的,是中国城市的另一种可能:既可以三千年城名不变,也可以每分钟都在焕新;既可以是“工程机械之都”,也可以是“青春剧场”。
长安望长沙,望见的,是中国城市生生不息的脉动。
来源:灵气闪耀长沙微信公众号 责编 闫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